芳菲四月天,春种春管忙,各地拉开了春耕生产的大幕。
行走在吉安市青原区广袤的土地上,随处可见农民群众或培土、或耕地、或种植、或抛秧的火热劳动场面,一幅幅生动的“春耕图”跃然眼前。
“铁牛”欢快,水花四溅,转眼之间,一块田地翻了个底朝天。“现在的田好种,平平整整,方方正正,田门口放水,施肥、杀虫都有专家到现场来指导。”年近六十的“铁牛”操作手胡大庆是青原区值夏镇城上村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也是个种田的“老把式”。
曾经一直在外当保安的胡大庆,看到农业有奔头,2018年回乡加入了合作社。谈起往事,勾起胡大庆万千思绪。他说,这里虽说靠近富水河,却是一片“望天丘”,靠天吃饭,大多农民群众外出谋生,部分农田渐成了荒地。
城上村遇涝则涝、遇旱则旱的问题,青原区水利局原局长、老水利人张裕楷也记忆犹新。“以前,由于沟渠年久失修、淤塞、渗漏,渠系配套设施不完善,全区旱涝保收农田面积仅有12.46万亩,约占农田面积的66%。”张裕楷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青原区按照“推磨转圈、整体推进”的要求,统筹整合项目资金,持续推进以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农田项目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一块块“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相继建面,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发展。
如今,一个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果蔬采摘、户外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观光生态园在城上村崛地而起,覆盖城上村全部农田和附近村部分农田,规划面积达3500亩。随着农旅观光生态园的建成使用,城上村发展驶入了乡村振兴“快车道”。
据了解,目前农旅观光生态园已建成了七彩果蔬区、花海观光区、生态粮食区、民俗文化区等四大功能区域,主要种植杨梅、桑葚、脐橙、砂糖橘、草莓,以及空心菜、上海青、四季豆等果蔬,大力发展纯生态有机水稻、名贵苗木花卉,同时每年吸引观光游客3万多人,全村年均经济收入达500多万元。如今,城上村已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来到七彩果蔬区,只见工人们正在钢架大棚里或收割,或清洗,或装车,井然有序。村民刘贤珍就是其中的一员,此刻,他正满头大汗把一筐筐蔬菜码放整齐,准备运往市区超市。“我们在这里做事不比外面打工差,一天工资100元,月收入差不多3000元,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刘贤珍说,党和政府投钱帮助农民大修水利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咱们老百姓的幸福日子越过越甜。
从“靠天吃饭”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城上村的美丽嬗变,正是青原区近年持续实施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原区累计投资2.43亿元,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7座,维修改造渠道1680公里,铺设供水管网200多公里,建设标准大棚20多万平方米、连栋大棚8万多平方米、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4.99万亩,约占全区有效灌溉农田面积的70%以上。
汩汩清水流进田,农业发展有奔头。青原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邓专家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设施农业面积3万余亩,发展果业面积5万余亩,绿色蔬菜面积7万余亩,“稻渔共作”面积3000余亩,拥有注册家庭农场27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0家,各类种植大户328户,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有4.3万户农户在农业产业链上实现增产增收,2020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363元。
原文链接:http://slt.jiangxi.gov.cn/art/2021/4/28/art_27166_334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