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水务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水务内参 > 正文

【“五型”政府建设】青原区实施“三水共治”绘就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21-07-03来源: 江西省水利厅作者:佚名

  地处江南水乡的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拥有大小河流30多条、水库54座、山塘389座等,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31亿方,水资源丰沛。“十三五”期间,青原区按照“水陆同抓、全域共治”要求,持续打好水污染攻坚战,推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绘就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画卷。

  为巩固和发挥水资源优势,“十四五”期间,青原区坚持以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三水共治”,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青原版“清明上河图”。

  强监管补短板,治理水环境

  “十三五”期末,青原区地表水水质总体优良,河流水质保持在Ⅲ类水标准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但因雨污不分流、设施不配套等问题突出,全区水环境治理依然任重道远。

  “十四五”期间,青原区按照“强监管补短板”的要求,落实“四大举措”,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

  加强工业源头管控。严格排污许可制度和环评准入制度,落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强化重点企业管控,规范企业在线监控运行。开展“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效保障赣江及其支流水质。

  强化面源污染防控。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5年完成300个村示范点建设,实现全覆盖。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新建污水管网634公里,改造雨污水管网74.8公里,纵深推进污水全域收集。全面完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一级A改造,加速实施污泥提标改造。加速推进城市海绵化改造,全面保障区域水环境质量。

  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以赣江为重点,开展入河排污口普查及信息台账建设。强化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制度,对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意见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核发的重要依据,合理设立排污口。按照“一口一策”,对不达标排污口进行整改。

  推进重点流域治理。投资24.31亿元,实施源头生态保护、点源和面源污染治理、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等工程建设,到2022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升至9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100%,主要河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在10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提升至47.7%。

  突出问题导向,保护水生态

  “十三五”期间,青原区创建3个国家级生态镇,1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乡镇、11个省级生态村,1个省级绿色社区,省级生态乡镇覆盖率达75%,但是农村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水平不高。

  针对水生态突出问题,青原区“十四五”期间持续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纵深推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严格岸线保护修复。强化沿岸整治与岸线资源修复,全面摸清赣江沿岸岸线利用现状,建立岸线利用项目台账及动态管理机制,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依法整治违规违法占用、乱占滥用、占而不用行为。推进赣江沿岸生态综合治理,恢复岸线生态功能,构建绿色生态廊道。

  实施水生态保护修复。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开展生态环境大普查,摸清资源环境本底情况,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因地制宜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修复。科学编制河道采砂规划,严格采砂管理坚决打击非法开采。

  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加大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保护力度,计划投资1.24亿元,实施白云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栖息地恢复项目。继续推进人工增殖放流,试点开展土著鱼类恢复,到 2025年实现赣江重点河段土著鱼类恢复1~2种。

  落实“三条红线”,提高水效率

  “十三五”期末,青原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6.6方,万元GDP用水量126方,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65%,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80%,却存在水利用率不高、用水浪费等现象。

  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十四五”期间青原区坚持总量强度双控,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利用制度倒逼企业节水,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实行总量强度双控。健全全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取水许可管理,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深化和巩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成果,继续推进工业、农业、生态、社区、学校五大领域节水,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格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按照要求合理确定城镇规模、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发展、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深化水资源统一调度。严控赣江一级支流小水电、引水式水电开发,依法退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强化保留项目监管。

  切实保障生态流量。加强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保障主要河流、重点湖库基本生态用水需求。深化河湖水系连通运行管理,实施流域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到 2025 年,境内主要河流达到生态流量底线要求。

  


原文链接:http://slt.jiangxi.gov.cn/art/2021/7/2/art_27166_3462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