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水务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水务法治 > 正文

北江局:完善北江防洪体系建设,聚焦防洪安全补短板

发布时间:2021-07-10来源: 广东省水利厅作者:佚名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北江局严格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点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倾听群众心声,立足群众需求,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北江流域防洪体系,补齐北江防洪安全短板。

  北江是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是广东省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历史上北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是洪潮泛滥之地,由于防洪体系不完善,防洪标准不高,加上沿江地势相对较低,洪涝灾害频发,当地素有“两年一小灾,四年一大灾”的说法,从清代至民国的234年中,曾发生较大洪水共51次。1915年的“乙卯洪灾”,北江洪水直泻珠三角,使广州被淹七天七夜,市区三分之二成为泽国,死伤无数,是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次洪患。

  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北江流域目前已建成了以武江乐昌峡水利枢纽、浈江湾头水利枢纽和韶关市堤防为骨干的北江上游防洪工程体系;以飞来峡水利枢纽、潖江天然蓄滞洪区、北江大堤及芦苞涌、西南涌分洪河道组成的堤库结合的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堤库结合,以泄为主,泄蓄兼施”的北江防洪工程体系,提高了北江流域的防洪能力,在历次防御流域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为对北江洪水有滞蓄削峰作用的潖江天然蓄滞洪区尚处于天然运用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13次分蓄洪水都是洪水倒灌、堤围崩溃的被动承纳洪水,区内缺乏工程和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不健全。此外,北江流域水工程缺乏科学的联合调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未能更好地适应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提出的更高需求;北江大堤等骨干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仍需进一步加强,以确保“北江安澜”。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北江局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省委省政府对北江防汛备汛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省水利厅的要求,树立“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扎实地推进和完善北江流域防洪体系建设。一是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完成了潖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工程前期工作后移交清远市组织施工,并督促推进工程建设,加快补齐防洪工程体系短板。二是将北江流域水工程联合优化调度系统建设列为北江局重点工作并积极推进。三是成立北江流域河长办,提升统筹流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能力,形成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北江流域片区河湖水面保洁常态化管控机制,实行常态化生态引水机制,大力推进碧道建设。四是主动向省水利厅汇报,沟通协调省交通运输厅,协调各方尽快启动北江大堤芦苞河段安全隐患综合整治项目,并加快其它安全隐患处理项目的实施。五是建立以北江大堤、飞来峡、乐昌峡库区管理为“点”、北江干流管理为“线”、北江流域河湖管理为“面”的水事巡查统筹机制,规范涉河涉堤建设项目的管理,强化水事管理。目前,“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北江流域亮丽风景线日益呈现。

  加快完善北江流域防洪体系任重道远。北江局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底线,以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根本导向,固底板、补短板、锻长板,提升北江防洪能力,确保防洪安全,为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水安全保障,让北江沿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原文链接:http://slt.gd.gov.cn/zsdw8721/content/post_334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