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个过程,一段神奇的旅程。不同的人生有着不同的生命过程,有着不同的生命感悟,诚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是的,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对生命的感悟也是不尽相同的。这是已近知天命的我再读史铁生《我与地坛》后的感受。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散文家,身残志坚的榜样,是我最为敬佩的作家之一,也是我文学梦的偶像。《我与地坛》便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作品之一。记得在上初中时,第一读到他的《我与地坛》,虽然只是节选其中部分,虽然我是混沌少年,但作者平静细致的文字和素描式的场景描写,还是深深的感染了我,为他双腿残疾,十五年如一日坐在轮椅上,每天来到地坛公园,在这里思考、写作,苦闷过、彷徨过,也快乐过、欣喜过;为他最终不屈服于多舛之命运,自强豁达生活的精神而敬佩而振奋。特别是进入不惑、近知天命之年,再次细读《我与地坛》全篇文字,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这是一篇关于生与死的哲思、关于命运、母爱、爱情等深刻思考,是对生命哲学命题的探索,以其十五年的苦苦思考,终于想明白了“生与死”的意义,但还在思考着“活”的价值,探索者苦难命运的生命轨迹,留下了许多咏叹,是对上帝、对人生命运的咏叹。这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让我感触良多、深受教益。
这是一篇关于生命价值的哲思。《我与地坛》通篇给人一种沉重的生命无常的无奈苦闷、生活的苦难与压抑、人生命运的凄凉和沧桑感。作者通过对古园(地坛)时间、空间以及人事物等的变化中,浓缩了人生、命运的种种无常,有一种宿命论的意味。作者在这里,通过十五年的通过观察思考、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终于思索明白了“生与死”哲学意义:“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是的,死是必然的归宿,当生命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当一个人面对“生与死”时,一切的理想和抱负都会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了,人们只会想到了用什么方式“活”?只会想到自己怎样活下去,这时人的本性便会完全暴露的显现了,一个人想要活下去获得物质比什么都重要,就这么直接,就这么现实,所有写作便是为了活着。这是作者给自己给出活着的答案。当然同样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以人生的启迪。
这是一篇关于母爱的咏叹。母爱是文学作品最具生命感染力的主题。关于母爱方面的作品,鲁迅、老舍、丰之恺、张洁等诸多著名作家和朱德等,都有精彩描写和叙述,我均读过、也感动过,而在生活中更对母爱有着切身的体会。《我与地坛》对母亲的刻画以及对母亲爱的叙述,更为深刻、更为感人。”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读着作者 这些平静如水、真实细微的文字,更能感受到文字背后蕴含的充沛饱满、风雷激荡的人间情感。作者在叙述与母亲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时,远离了热烈、哭号、哀厉、宣泄等激烈的表达方式,也没有用人们最常见的赤裸的抒情,而是用沉静的、近似白描的手法,用一种内敛到近乎压抑的语调娓娓道来,给我们讲述着母亲看似平常普通的几件小事,诉说着母亲过早离世带给自己无法挽回的损失与至痛,这一切是那么客观真实,又是那样感人。作者之所以这样处理,实在是不得不如此,因为这浓厚的伟大的母爱与前面那“生与死”的答案一样透彻、融通和豁达,绝容不得丝毫的张扬与夸饰,但于普通中蕴含的巨大高贵情感却给人以无比震撼。
这是一篇关于角色命运的思索与考问。 作者与地坛相处相依15年,经历了诸多的动物、人物与事情,譬如对那些鸽子的哨音、蝉歌、啄木鸟啄木声的刻画,对那个唱歌的小伙子、喝酒的老人、一对恩爱的散步的老夫妻、一个有天赋的长跑家、一个捕鸟汉、一个弱智可怜的小女孩的近乎摄像般的描述,通过对这些不同生物、不同角色命运遭遇的冷静深刻描写和思考,映衬出生命的不寻常、人生命运的无奈、以及不同命运结局,得出了“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的呐喊。特别是那个弱智可怜的小女孩,就是作者的原型写照,他和她都有些生理上的残缺,但似乎他还比小女孩幸运一点。也就是这个角色命运让作者明白了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仁慈地为你打开一扇窗的道理。当他又陷入作家这角色的思考的斗争中时,那个长跑家又在适合的时候为他点亮了一盏明灯,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新的希望。是的,作者最终发出:“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是啊,命运多舛,人生充满痛苦,深深追究,还是“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欲望”造成的。
总之,通过品读《我与地坛》,我深刻明白,生命是一个过程,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漫漫的人生路上,大家会遇到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惟有坚持下去,未来才可能有无限的阳光普照着你,生命将开出人生最灿烂最绚丽的花朵;若你放弃,可能永远就不会有翻身、再一次站起来的机会,会永远沉沦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我喜欢阅读《我与地坛》,这是让我心灵震撼的散文作品。作者笔下的古园(地坛)是个让他思考人生意义的地方,是一个他永远会终身铭记的地方,也是我向往和神交的地方,我也期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古园。
原文链接:http://slt.shaanxi.gov.cn/sy/qswh/202109/t20210906_21895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