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壶口一路奔腾,跃过龙门,突然跌落在地势平坦的晋陕峡谷,褪尽暴虐,静静南流。这条神秘而古老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我们的母亲河。从大禹治水开始,这条河在造福人类的过程中演绎了众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屹立在渭北旱塬的东雷抽黄工程,更是近代治黄引黄史上绕不过去的话题,为了这座工程,有五十八个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走进村庄,颓败的龙王庙遗址还在,祈雨的往事已成传说,从祈雨仪式的悲壮里,人们慢慢明白龙王是靠不住的。我的故乡就在黄河边的西塬上,从小就听父亲念叨,“六十年代,渭北连年大旱,据史册记载,合阳黑池、路井部分地方庄稼近乎绝收,许多村庄的井枯了。即便从最近的沟底去挑水,一担水经过数十里坎坷土道,到家只剩大半担,而这一往返,就是半日时光。太阳像一轮巨大的火球,炙烤着大地,一群尘灰满面衣衫褴褛的人站在黄土塬上看着黄河水从塬下向南空流,忍不住呐喊:老天呐,你睁睁眼,你要是能让黄河水上塬,我给你修庙,蒸白馍,立金身……”
1973年,渭南地委书记李登瀛来到渭北三县走访,据合阳一带史册记载,此处历年因干旱缺水而导致的“十室九空”“易子而食”“卖儿鬻女”的惨象时有发生。仅光绪三年、民国十八年两次年馑中,合阳就饿死病死至少16万人。看着道旁荒芜的田野蓬头垢面的人群,与洽川塬下的鱼米之乡形成强烈对比,看着空流的黄河水,地委书记动容地说,能不能把黄河水引上西塬呢?
1975年,陕西省决定在关中东部规划建设抽黄灌溉工程。8月30日,关中东部抽黄工程指挥部在太里湾举行了万人誓师大会。太里湾的土道上,狼烟滚滚,来自合阳、大荔、澄城三个县的姑娘汉子坐着卡车、马车从四方赶来。东雷汉子赤身挥舞着鼓槌,锣鼓铿铿锵锵,惊飞了芦苇丛里的野鸟……
没有宿舍,河滩上就地搭建起一排排窝棚;没有资金,人们自带干粮;没有供给,下工后垦荒种菜种粮。蛇虫趁着夜深出没,半夜的窝棚时不时一惊一乍,那是被蛇惊醒的人的喊声。没风时,蚊子如同轰炸机在空中盘旋,伺机而动。冬日的风夹杂着河面的水汽,透骨的凉。饭从厨房抬到工地,已经结起一层冰渣,人们戏称这是“冰渣饭”。
1975年冬,父亲和一帮小伙子一起来到修建总干渠的工地。这条历时三年,耗工十三万人的干渠是父亲一生的骄傲,每每提起那条能载舟的运河,父亲总会提起挑灯夜战,红旗联队比赛,夜战群英洞的往事。
后来知道,群英洞就是总干渠首段隧洞,洞身土层为暗红色砂质粘土,坚硬密实,洋镐挖过去只能挖出火柴盒大小的印痕。洞口的炉子长年不息,逼仄阴暗的洞里,一群汉子光着膀子昼夜不停挥舞着大锤,一根根铁钎子打下去,一天天过去,经过近一年昼夜奋战,终于凿通了这条1175米的隧洞,哗啦啦的黄河水奔涌着拍击着洞壁时,一群汉子潸然泪下。
有一件事父亲每次提起都忍不住哽咽,他的发小水生新婚第三天就来到工地,工期紧任务重,水生整整三个月都没回家。1976年那个寻常的早晨,新媳妇秀梅早早骑车子从六十里外的家里赶来看望水生,看着脏的就像土人一样的丈夫,秀梅赶紧把换洗衣服拿出来,又从兜里掏出用手帕包起来的红油辣椒夹馍塞给水生,几十里地外带来的新馍的暄软融化了水生的心。“秀梅,毛主席说,一定要干好黄河的事情,这抽黄工程修好,家里都成了水浇地,咱就是新农村!你放心,干好抽黄的事我就回来了。”
秀梅给水生整理了一下衣服,一边推着车子,一边恋恋不舍,几番回头,叮嘱急着上工的水生:“干活要小心,我和妈在家等你回来!”
他们不知道,这次相见竟是诀别。
卸石料了。水生早早站到渠帮上,衣服上新鲜的皂粉味道闻得心里暖暖的。他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到来,石料车在刚垫起的渠帮上开始倾斜,离车最近的水生发现卡车开始侧翻时,来不及躲闪的他大喊着让正在靠近的人们散开,翻滚的石头像脱缰的野马横冲直闯,被石块砸到,人们眼睁睁看着更多的石块滚下去,很快填平那片渠道。
朝霞如血。水生是烈士遗孤,母亲多年卧病在床,听闻消息,这个刚强的女人说,这么大的工事,牺牲肯定会有的,但直至出殡,老太太整整三天水米未进。
哗啦啦的黄河水被水泵牵引着爬坡上塬,那年,村里的麦子亩产都过了千。秀梅躺在麦堆里大声哭了:“水生,现在水上塬了,现在粮食丰收了,不再为吃发愁,你在哪呢……”
水生再也听不见了。
东雷抽黄工程的投入使用,使合阳、大荔、澄城、蒲城4县12镇41.7万人口,102万亩土地受惠。为了这一天,五十八个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黄河边。人们说,这五十八个人是刻在黄河上的一座丰碑,是黄河魂最美的诠释。
从父辈那里读懂了黄河,毕业后我成了一名抽黄人。“亚洲之最”的东雷二级站站前,满满一渠水静静地向西爬坡上塬,目睹昔日的荒野变成粮仓果园,28座泵站的薄壳窑悄悄变成了标准间,主控室的显示屏上,所有设备运行情况一目了然。想起父辈的担当,突然想把父辈的黄河故事讲出来,我怕一转身,长河落日的浑圆与美丽的黄河风情线弄丢了黄河魂。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我们应该记住那些用青春与生命托举我们安居乐业的凡人英雄,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走向明天。
原文链接:http://slt.shaanxi.gov.cn/sy/qswh/202108/t20210813_21865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