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是江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宛如一颗颗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然而很长时间里,一些地方围垦湖泊、超标排污等,造成湖泊面积萎缩、水质恶化,大地的“明珠”蒙尘,不再清澈透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湖泊保护、改善湖泊生态、维护湖泊健康,让湖水再次清澈、人水再度和谐。
打响治污攻坚战
长期的生态欠账,让不少湖泊生了“病”,有的还“病”得不轻。近年来,各地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让湖面荡漾起碧波。
初春的白洋淀,蔚蓝的水面上,摇曳着大片金黄的芦苇。位于河北省安新县的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誉为“华北之肾”,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
对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来说,美丽的白洋淀点缀了儿时的记忆。安新县赵北口镇赵庄子村村民赵雁林清晰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淀里水质清澈,水舀上来就能喝。之后,白洋淀干涸了多年,上面能跑马车,能开拖拉机。再后来通水了,但水质变差了,一些河段一度呈现“酱油色”,气味刺鼻难闻。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专程前往白洋淀。他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要有严格的管理办法,绝对不允许往里面排污水,绝对不允许人为破坏。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河北省提出了这样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5年来,河北全省上下合力打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让目标逐步变为现实。
改善白洋淀水质,关键是把住“入口关”。103个淀中村、淀边村,因地制宜配建起了115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后全部导排到淀外综合利用。位于入淀河流河口区的府河河口湿地,采用“前置沉淀生态塘+潜流湿地+水生植物塘”的工艺净化水质,相当于在白洋淀入口处装上了“净化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为Ⅲ类,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同比分别下降16.8%、16.1%和30.4%。白洋淀水质全面提升至Ⅲ类以上标准,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儿时记忆中的白洋淀慢慢回来了。”安新县安新镇王家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军说。如今的白洋淀,初春,芦芽竞出,满淀碧翠;盛夏,荷花绽放,岸柳如烟;金秋,芦花纷飞,稻谷飘香;隆冬,白雪皑皑,坚冰似玉。
在治理湖泊污染的实践中,各地普遍意识到,湖泊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治理湖泊污染不能只做“湖面文章”,必须坚持水岸一体、河湖协同治理。
滇池、洱海、泸沽湖……云南省有九大高原湖泊,这些湖泊像是镶嵌在云南大地上的九颗明珠。然而,恶化的水质曾让“明珠”一度失去光彩。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的洱海,是著名的风景区。但随着大理城市的发展,洱海逐渐不堪重负,从20世纪80年代起,洱海水质急速下降。
2016年11月,云南省对洱海进行抢救性保护,从环湖截污、面源污染治理等多方面着手,全面打响洱海治理攻坚战。
何利成是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他在洱海边开了一家客栈。2017年,大理市开启洱海保护“七大行动”,何利成的客栈在被整治之列。2018年,何利成的客栈整体后退7米,得以重新开张。“我觉得值!山清水秀才有乡愁,污水秃山人都不来了。”何利成说,现在,客栈还安装了环保设施,一滴污水也流不到洱海。
目前,洱海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基本实现流域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洱海水质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总体水质稳定在Ⅲ类。
“碧波荡漾、白云悠悠,洱海边有我最美的守候……”现在,何利成常常泡上一壶香茗,静坐在梨树下,眼前是清澈的湖水,耳中回荡着这首歌曲《乡愁大理》。每年,不少游客来到他家客栈小院,体验天蓝水碧的洱海风光。
近年来,全国湖泊水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2月,监测的195个重点湖(库)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湖库个数占比80.0%,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
湖长守护清水碧波
清澈的湖水能够再次回来,一项制度创新功不可没。
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二,蔡礼顺照常带队来到湖边:“假期到湖边游玩的市民多,巡湖工作不能放松。”蔡礼顺是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的镇级湖长,当天他要带队巡查的是华家湖,这是淮北市的地表饮用水源地。
巡湖果真发现了问题。在华家湖南岸,他们发现了一张15米长的捕鱼网。对渔网清理收缴后,蔡礼顺又联系了各村部,让各村通过广播宣讲禁止非法捕捞的规定。
在蔡礼顺巡护华家湖的同时,全国有100多万名河湖长正在守护着各自的责任水域。2018年6月,全国31个省(区、市)全面建立起河长制。2018年底,全国又全面建立起湖长制。30万名省、市、县、乡级河湖长年均巡查河湖700万人次,90多万名村级河湖长守护河湖“最前哨”。党政主导、水利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河湖管理保护新局面逐步形成。
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表示,河湖长制从最初建机立制、责任到人、搭建四梁八柱的“1.0版本”,发展到重拳治乱、清存量遏增量、改善河湖面貌的“2.0版本”,目前已进入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本”,河湖长制是符合中国国情、水情,具有开创性的重大制度创新。
不少地方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河湖长制,推行“河湖长+”制度,如“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等,促使多部门协同发力,合力破解河湖生态治理难题。
2021年底,福建省仙游县建立起县、乡两级河湖警长制,河湖警长纷纷牵头开展巡河、巡湖活动。
2021年12月10日凌晨,仙游县公安局盖尾派出所接到群众电话举报,有人在木兰溪流域非法捕鱼。仙游县公安局盖尾派出所、县河长办、县农业局等有关部门立即驱车前往现场查看,发现有人使用非法改装的电鱼设备捕捞螃蟹。执法人员及时上前制止,并将捕捞设备予以没收。“非法捕捞大多发生在夜间,河湖警长制建立后,合力治水的效果明显。”县河长办负责人介绍说。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河湖乱象得到有效遏制,河湖顽疾得到有效治理,河湖监管水平明显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卫星遥感、大数据、无人机等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广泛应用。
浙江省长兴县不断探索数字化河湖管护机制。长兴县河长办督查二组组长夏正峰表示,“在过去,一些隐蔽区域的问题,河湖长很难第一时间发现。现在有了数字化平台,全县河湖所有信息一览无余。”
长兴县将全县水域面、排污口、水利工程等处监测到的数据汇总,开发出线上“河湖感知一张图”。这张图通过实时获取水质、水位、岸线稳定性、植被覆盖率、公众满意度等8个特征动态数据,自动生成“红、黄、绿”三色河湖健康码,并实时向河湖长、河湖长制成员单位、社会公众发布河湖健康状况,让河湖自己“说话”。
把水面还给湖泊
长期的人水相争,造成全国近1000个天然湖泊因围垦而消失。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加快退耕还湖、退圩还湖、退养还湖,实施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工程,让人与水回归和谐共生。
江苏省宜兴市地处太湖之滨。半个世纪前,当地人为了生存发展,在竺山湖区域围垦建圩,建起化工厂;半个世纪后,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宜兴主动退圩还湖,把水面还给湖泊、还给自然。
2019年11月,宜兴市太湖竺山圩退圩还湖专项规划通过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审查,2020年2月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根据规划,竺山湖退圩还湖综合治理工程退圩还湖3174亩,占竺山圩总面积的50.5%,恢复太湖调蓄能力,并改善太湖水环境。
2020年10月17日,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竺山圩退圩还湖工程正式开工。退圩还湖工程需拆除竺山圩东北部老堤3.2公里,新建堤防7公里。生态修复工程围绕环太湖大堤两侧区域开展,在大堤迎水面种植水生植物,构建生态拦截净化带。
曾经滨湖林立的化工厂,正在有序搬迁;依托退圩还湖工程带来生态红利,一系列旅游康养项目正在开发建设……竺山湖正渐渐恢复往日的美丽风光。
实践表明,各地的还湖工程不仅“还”出了绿水青山,也“还”出了金山银山。
春寒料峭,贵州省锦屏县三板溪湖区碧波粼粼,两岸青山叠翠,宛如一幅水墨画。“以前湖里遍布网箱,水质很差,老远就能闻到臭味,没人愿意到这里来。”锦屏县水务局副局长潘宗懿说,现在可不一样了,湖区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一到周末、节假日,很多人来这里游玩。
三板溪上有一座百万级水电站,2006年,三板溪水电站下闸蓄水后,形成6.5万亩水库湖面。周边农民纷纷开始网箱养鱼,致使湖面遍布网箱。2017年底,湖区网箱养鱼2.3万多箱,面积达5278.3亩,投放的饵料使湖区总氮含量严重超标,水质日益恶化。
2018年,为修复锦屏三板溪水库水生态,还湖一泓碧水,锦屏县大力开展“退养还湖”,全面清理整治养鱼网箱。网箱退出与转产转业同步推进。锦屏县帮助网箱养殖户寻找新的出路,通过发展工厂化养殖,实现“拆网箱不拆产业”,推进水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养殖户收入。
珍稀物种频频现身
随着湖泊生态逐步恢复,湖泊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不少曾经的“稀客”正成为“常客”。
“吴局长,我发现了6只青头潜鸭,这在大通湖可是罕见!”
“真的啊?这可是最好的元宵礼物!”
2月15日一大早,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南洞庭保护管理局局长吴铮杰接到报喜电话。打电话给他的是摄影爱好者李剑志。
李剑志常年拍摄鸟类视频和图片。最近,在整理一批照片时,他惊喜地发现了青头潜鸭。青头潜鸭体圆、头大,上体黑褐色、腹部白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通湖是组成洞庭湖的四个较大湖泊之一。近些年,大通湖区持续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使大通湖水质常年保持在Ⅳ类以上,再加上水草、螺蚌、虾蟹等水生动植物的多样化恢复,吸引大量鸟类在此栖息。特别是每年冬季,前来这里越冬的候鸟高达10万只,其中不乏白鹤、小天鹅、水雉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近年来,各地加大对湖泊生态保护力度,一些多年不见的物种开始回归。
“快10年了,它终于出现了!”2021年4月,在鄱阳湖都昌松门山水域,江西省水科所专家王生发现了一尾长23厘米、重47.4克的鳤。
“当时很吃惊,又不敢肯定,急忙联系其他专家比对。”王生边说,“这一尾鳤体型较小,估计为1龄左右,可以推断,消失多年的鳤种群正在恢复。”
鳤曾是长江流域广泛分布的鱼类之一,由于水质污染、过度捕捞,鳤种群数量大幅下降。“上一次在鄱阳湖监测到鳤是在2012年,近10年像消失了一样。”王生边回忆。
2020年1月1日起,鄱阳湖开启为期10年的全面禁捕。鄱阳湖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迎来了越来越多的“老居民”——大规模刀鱼群、绝迹20余年的颌针鱼……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鱼跃鸟飞、穿梭游弋的情景得以重现。
原文链接:http://slt.fujian.gov.cn/ztzl/lsfzhzz/tszs/202202/t20220225_584507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