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家港市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水土保持工作机制,通过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坚决落实生态修复、湿地建设、农村生态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等一系列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去年年底,张家港市成功创建成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精雕细琢 打造美丽幸福河湖
4月上旬,乐余镇登全村生态河道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一条村组河道岸边进行护岸施工,防止河岸坍塌,减少水土流失。
登全村生态河道连片治理工程总投资约600万元,包括河道淤泥清理、生态护岸建设和绿化景观配套等。乐余镇将根据2022年的农村水利建设任务目标,按计划推进实施新一轮的幸福河湖建设。
2021年,经江苏省水利厅现场评估认定,张家港市新增县乡生态河道187.66公里,生态河道覆盖率达49.3%,位列江苏省第一等次。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加快提升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张家港市制定出台《张家港市生态美丽河湖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把生态河道建设作为重点推进项目,全面开展农村河道连片综合治理。2021年,张家港成功创建129条生态河道,将杨舍镇善港村船坞里、大新镇中山村伏兴圩打造成示范亮点。2022年,张家港继续加大生态河道建设力度,计划建设101条生态河道,其中9条已经建设完成。
围绕生态河道“功能达标、水流通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管护到位”的建设目标,张家港市统筹兼顾,多元投入,致力于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美景,为建设美丽张家港提供有力支撑和基础保障。继续结合连片治理,通过河道疏浚、畅通引流、岸坡整治、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等措施,集中打造一批生态河道示范项目,营造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江南水乡风貌。
因地制宜 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2015年下半年起,凤凰镇结合鸷山独特的地形地貌,将“石”元素和“水”元素相融合,疏浚沟通水系、恢复山体绿化。凤凰镇按照生态美丽河湖的建设标准,首先清淤扩容,平均水深4米以上;另外,新建排涝泵站,打通鸷山湖和外围8条线状河道,让水活起来。
目前,以灵动自然的鸷山湖为核心景观区域,周边配套打造了植被丰富的湿地公园等,已然成为张家港市又一个“网红”休闲旅游打卡地。
近年来,张家港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市域空间“增绿、护山、活水”,先后开发建设了暨阳湖、沙洲湖、凤凰湖、香山湖、大新湖等一批主题生态公园,把城区小城河建成了市民休闲的“城市会客厅”,把环城河改造成一条近20千米的城市生态廊道。市域范围初步形成林地、绿地、湿地“三地融合”的生态基础空间和东、中、西部三大水循环体系。该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平方千米,生态屏障功能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张家港市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既着力打造高品质的生态宜居城市,又致力乡村自然生态风貌维系,让广大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高效监管 打造水土保持样板
在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过程中,张家港市建立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水土保持工作纳入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水土保持规划,出台示范创建实施方案,建立部门协调机制,配套专项资金,推动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近年来,张家港市开展普法、专题培训、网络答题等形式多样的水土保持宣传活动,发放水土保持宣传手册和资料,主动服务生产建设项目单位,点对点普及水土保持政策,持续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张家港市探索建立监管辅助工作机制,通过引入第三方服务,在审查、监管等环节为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丰富管理手段、提升监管质量;同时,规范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出台承诺制管理办法,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水土保持批复项目监管全覆盖。
(供稿:苏州市水务局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招锐)
原文链接:http://jswater.jiangsu.gov.cn/art/2022/5/30/art_42852_104653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