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水务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互动交流 > 正文

省河库中心(省水文局)“党旗领航”系列报道︱党旗领航守初心 巾帼英姿践使命 ——记熊岳水文站站长郑晓霞

发布时间:2022-08-28来源: 辽宁省水利作者:佚名

如果说水文是水利的尖兵和防汛抗旱的耳目,水文站就是基层水文工作者的前沿阵地,在守护江河安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熊岳水文站坐落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熊岳河畔,因流域面积大,下游遍布工厂和城镇,其地理位置显得尤为重要,被誉为“辽南第一站”。在这里,有一位坚守测站工作二十年的共产党员,也是我省水文站唯一一位女站长,她的名字叫郑晓霞。

  勇挑重担,水文一线尽显巾帼本色

  走进熊岳水文站缆道房,操作台前站着一位身材瘦小的女性,扎着高高的马尾,皮肤黝黑,炯炯有神的目光紧紧盯着操作台上的显示屏,手指熟练地操作着两排红绿色的按钮,150公斤重的铅鱼在她的掌控之中宛若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沉浮之间激起熊岳河水朵朵浪花。这已经是郑晓霞当天第6次站在缆道操作台上,每次40多分钟的操作时间已经消耗了她大部分精力,汗水在她那件军绿色的短袖迷彩服上留下了一道道白色的印记。“倔”是郑晓霞留给大多数同志的印象。刚到站里的时候,同志们照顾她,将绘制水文要素过程线、流量及土壤墒情计算等内业工作交予她做,没想到,在熟练掌握各项技能之后,她又将目光投向了流量测验工作。流量测验是水文基础工作的核心,也是男同志口中有一定危险的活儿,面对奔涌而来的滔天洪峰、猛烈冰冷的暴风疾雨、震耳欲聋的电闪雷鸣,别说是测流,就是在洪水现场站上一站也会令人心生怯意。“女同志测流可不是闹着玩的!”老站长得知后坚决反对,这时候,郑晓霞的倔劲上来了,愣是拗过了老站长,冲到了荒郊野外的测流一线。这一测,就是二十年。在这期间,郑晓霞曾多次有机会调整到局机关工作,但她都倔强地选择了留下来。她常说:“组织把熊岳站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但熟悉水文工作的人都知道,水文站站长的工作对于一名女同志来说意味着什么。拿值班值守来说,郑晓霞的丈夫从事渔政工作,常年漂泊海上,早些年,她经常一个人带着儿子在水文站值夜班,晴天时,她将孩子留在草丛中,自己开展野外测流,防汛时,她就把孩子独自留在屋里,一个人冲进滂沱大雨之中。凭着这股子倔劲儿,郑晓霞的测报速度丝毫不输男同志,始终保持在全局前列。与此同时,夏日的蚊虫叮咬、雷雨夜的独自惊醒也成了儿子童年的独特记忆;守好测站也是值班值守的一项重要任务。那时候,熊岳水文站是一幢在河边庄稼地中盖起的三层楼,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来形容也不为过,值夜班时,一个擀面杖和一包腻子粉是郑晓霞身上必备的活计,凭借这两样“装备”,她喝退过酒后锤门的醉汉和翻墙而入的“梁上君子”。事后有人问她怕不怕,她总是笑着说:“怕啥,站里还有个男人给我壮胆呢。”可谁又知道,她口中的男人不过是她未满7周岁的儿子。

  抓峰逆行,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

  在熊岳水文站同志们的眼里,郑晓霞绝对是一位“够格”的共产党员。作为站长,她干活儿从不含糊,扛仪器、打桩、钉水尺、测大断面、测流……没有她拿不下的,每次都是她带头领着大伙儿一起干,有时引测水准点,她一走就是七八里地,男同志都跟不上她的步伐;为了保证熊岳站各项水文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疫情封控期间,她一个人驻守测站,最忙的时候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连吃饭都顾不上。可要说起大家印象最深的,还要数2012年8月3日至4日那场迎战特大暴雨的“战斗”。那天,熊岳水文站24小时降雨量达到189.9毫米,是有观测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暴雨导致大面积停电,测站只能靠备用电源保持重要设备运转。随着雨势越来越大,郑晓霞每1小时就要量测一次天然排水、观测一次降水。3日8时,该站水位为7.40米,流量为7.44立方米每秒;23时26分,水位达9.08米,流量为717立方米每秒,此时水位继续上涨;4日0时39分,水位达到峰顶,流量为1050立方米每秒。那时候,她已经记不得在雨量场和缆道房之间往返了多少次,就在一次下台阶的时候,头顶一声炸雷,声音大得仿佛把大地撕开了一道口子,她心中一惊、脚底一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那时候脑子里就一个念头,我得赶紧起来报数据,咱们共产党员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郑晓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擦了擦眼前的雨水,一瘸一拐地走到雨量场,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测报任务。直到东方破晓、乌云散尽,鏖战了一天一夜的同志们回到测站才发现,郑晓霞已经瘫倒在发报电话前,走廊、办公室的地面上留下了滴滴血迹。

  日积月累,理论创新引领水文实践

  随着国家对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水文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多普勒电波流速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时水情信息接收处理系统、无人机测流等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作为站长的郑晓霞敏锐地察觉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水文勘测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她主动报考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央电大学习充电,并着手研究淘汰落后的老旧设备,随着一件件新装备陆续进站,熊岳水文站也开启了向前发展的新阶段。在郑晓霞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大量的工作数据,降水、水位、流量、含沙量……每一个数据的背后,都是一场精准的测量和计算。在她的带领下,熊岳水文站率先利用生态技术实施断面固化,完成了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绘制、超标洪水方案编制、“一站一策”方案编制、测站任务书修订、百年测站申报等工作,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水文站和文明单位。她本人先后撰写了《基于双源蒸发模型的辽宁东部山丘区潜在蒸散发计算的适用性分析》《护坡结构设计及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探究》等论文11篇;参与完成《干旱管理方法研究—减少旱灾损失的策略技术与方法》《辽宁省水资源评价》等项目,荣获辽宁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获得《一种水文流速自动测量设备》《一种水文多指标综合测量仪》《一种水文低水位高流速水尺》等个人实用新型专利6项;荣获省水文局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在这个过程中,郑晓霞也逐步成长为一名具备副高级水利工程师职称、能够在专业领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如今的熊岳水文站绿荫环抱,宛如一幅田园风景画;雨量场的绿茵草坪上,一台台自动监测设备实时记录传输着气象数据;库房内,各种测流仪器错落有序;办公楼内,现代化办公设施一应俱全;实验室内,称量设备摆放整齐、一尘不染。郑晓霞常说,她经历了水文工作的困难时期,也经历了水文事业的大踏步发展,这是她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如今,作为熊岳水文站站长的她,又开始思考如何抓好熊岳水文站现代化建设这一全新课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郑晓霞的带领下,经受过洪水考验的熊岳水文站人必将以高昂的斗志、务实的作风、能打胜仗的决心坚守在水文工作一线,用责任和担当筑牢防汛“责任堤”,用智慧和汗水书写辽宁河库水文事业的精彩华章。


原文链接:http://slt.ln.gov.cn/zxpd/gzdt/202208/t20220825_46625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