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水务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今年将排查境内长江流域所有入河排污口 重庆拧紧入河排污“阀门”

发布时间:2024-03-07来源: 中国环境报作者:佚名

  2月29日,在《长江保护法》实施三周年之际,记者从重庆市召开的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3年,重庆已排查621条河流9550个入河排污口,市级审核确定8387个,完成溯源5151个。其中,长江、乌江、嘉陵江干流4012个入河排污口已经生态环境部核定,排查、监测、溯源全面完成,整治完成3744个,整治率达93%,其中3225个已完成整治验收销号,超过国家规定的2023年完成70%的整治要求。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明介绍,2019年,重庆市渝北区(含两江新区)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随后,重庆迅速将排查范围延伸至长江、乌江、嘉陵江干流。2022年,按照国家要求,印发《重庆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全域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通过入河排污口分类施策、系统整治,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大沙溪、清水溪等流域一批雨污混排口通过清污分流改造,入江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提升至Ⅴ类、Ⅳ类;溉澜溪、盘溪河等流域一批沟渠类排口通过“排口整治+环境修复”,实现“水清岸绿”整体蝶变。截至2023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创“十四五”以来最佳水平。

  如何确保清水长流,绿岸如故?这是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后半篇文章”要研究的课题。

  如今,重庆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正将重心转移到智慧监管。在闭环管理方面,建立入河排污口“源—网—口—断面”的排污通道—水质响应关联关系,构建“感知—治理—评价”多跨场景,实现入河排污口全链条闭环管理。融合水利、规划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数据,开发并上线运行重庆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APP,集成高精度卫星影像图、水系分布图、河道名录、国控断面位置关系图、水功能区矢量图、重要河流遥感正射影像等,实现部分数据自动导入、自动填报,推动入河排污口水质超标精准溯源、精准管控。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杨科军也向记者表示,2024年是重庆市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的收官之年,重庆市今年将排查境内长江流域所有入河排污口,进一步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深化入河排污口设置与管理改革,实现入河排污口“底数清”“状态明”“监管准”。

  刘明表示,重庆市将持续全面推进美丽重庆建设,推进落实“14710”工作体系,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攻坚行动,推动“三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提升至95%、整治验收销号率提升至90%以上,涪江、綦江、阿蓬江、芙蓉江、酉水河等5条重点河流完成70%的整治工作。同时,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推动三峡库区城镇污水溢流问题整改,继续拧紧入河排污“阀门”,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