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市2023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考核结果揭晓,长乐区位列第一。据悉,这也是长乐连续第三年获得全市第一,其背后有什么“秘诀”?一起来看看——
坚持全域统筹、系统治理
长乐区落细落实全域治水理念,启动总投资235亿元的107个“水美长乐”项目建设。
以现状滨水公园和示范河道为基础,成功打造16个高品质河长制主题公园,打造3个区乡两级标准化场所,配置了展示区、办公区、水质检测实验室、会议室、智慧水利调度室等。
突出科技赋能、数字管水
打造全省首个县级智慧水利系统,省内第一个县域数字孪生流域,打通网格化治理和监管执法等业务协同,实现全域水利“一张图”全覆盖监管。
同时,聚焦水灾害防御、水污染监管、河湖健康等领域,谋划项目,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
注重生态优先、文化赋能
长乐区先后投入13亿元建成洞江湖公园、东湖湿地公园(一期)、闽江河口湿地公园。闽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2022年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名单。
挖掘提炼“侨乡文化”“海丝文化”内涵,差异化打造5个水美乡村、9条景观河道,进一步打响“美丽河湖”城市名片。
着力凝聚合力、共建共享
政府“领治”,率先成立长乐区河湖治理基金会和幸福河湖促进会,共有会员121名(95家单位会员、26名个人会员),共建创新平台、共享科技资源、共商治水谋略。
群众“同治”,发展各类民间河长1504个,创新乡贤河长、银发河长(退休老干部巡河队)、外卖小哥(美团巡河队)、“泳者无畏”(冬泳巡河队)、“乐河小使者”等特色巡河护河志愿服务队,募集社会资金2430万元,开展示范河道创建工作。
强化考评驱动、奖惩并举
建立“河湖长制+乡村振兴”融合模式,推动河长办和乡村振兴办合署办公,人员得到优化配置,资金实现开放共享,工作效能大幅提升。
分3个片区开展督查考核,周督查、月通报、季考核,将结果纳入项目攻坚突破年、乡村振兴考评、河湖长制季度考评、年度绩效考评等四重考评。
接下来,长乐将持续发力,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持续推动河湖长制工作纵深开展、再出亮点、再创佳绩。
原文链接:http://slt.fujian.gov.cn/ztzl/lsfzhzz/mtjj_31141/202404/t20240407_642515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