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现代化本领 筑牢水安全屏障
——安徽省水文局水旱灾害防御准备工作纪实
□通讯员 王嫣婷
水旱灾害防御历来是水文人的主战场。在无数次与洪水的较量中,他们逐渐成长为“敢打仗、善打仗、打胜仗”的现代化水文尖兵。今日,水旱灾害防御的水文屏障已在江淮大地筑牢、夯实、织密。
“第一时间”抢先入局
水文测报站点数量多、分布广,确保3156处站点备汛工作万无一失,必须抢占第一时间,赢得备汛先机。
新年伊始,安徽省水文局即印发做好汛前准备、开展预报方案修编等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备汛工作。各市局、勘测队、测站迅速组织开展水文站点断面施测、水准点校核、大断面测量、仪器比测分析、设施设备养护等“规定动作”,全力夯实水文备汛末端根基。
安徽省水文局第一时间传达落实全省水旱灾害防御会议精神,首次成立省、市两级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首次召开全省水文系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首次印发《关于完善全省水文系统应对大洪水工作机制的工作方案》,首次谋划开展应对极端暴雨洪水全过程测报演练。一系列“创新动作”,搭建起水文部门应对大洪水的“四梁八柱”。
4月初,第一轮汛前准备工作告一段落,安徽省水文局领导牵头成立检查组,对百余个站点开展汛前检查,落实共性、个性问题“两张清单”管理制度,确保隐患闭环整改、动态清零。
“开展方案预案演练145次、新仪器操作技能培训与实操演练40次,900余人次参加。”在综合水旱情办公室第一次会议上,有关部门对全省水文系统备汛情况进行了通报。“大水不来,备汛不止”已经融入水文人的日常,转化为近800名职工的自觉行动。
“有问必答”精准破局
“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不容乐观,这是趋势预测。”
“安徽省水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仍有不足,这是客观现实。”
“如何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支撑保障,这是形势之问。”
强化“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这是水文答案。
汛前,安徽省水文局系统梳理已有方案预案,突出针对超标准洪水,综合考虑极端不利情况,结合工程体系变化和新设备应用情况,修订完成国家基本水文站、防汛专用水文站的测洪方案、应急监测方案、超标准洪水监测预案等各类方案预案,让防汛测报更加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安徽省水文局持续迭代防洪预报调度系统、小型水库预警预报系统,不断优化完善各功能模块。完成王家坝等15个重点站预报方案修编,开展11条主要河流控制站达警戒达保证临界雨量分析。着手开展小流域分级雨量预警指标分析,推进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山洪预报预警中的试点应用。扩大“省-市-队(站)-库”四级预报体系试点站队范围,提升站队服务地方能力。
同时,安徽省水文局深化5部测雨雷达成果应用和率定分析,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首次以协议形式推进水文部门与相关水管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修订洪水预警发布办法,建立预警叫应外呼平台,完善暴雨洪水内部提醒机制。
“我省已初步构建了全链条递进式监测预警体系。”面对可能发生的大洪水,安徽水文在思想上“绷紧弦”,在行动上“拉满弓”,更有底气,也愈发从容。
“平战结合”决胜全局
水旱灾害防御,分秒必争,不容有失。只有从最复杂环境、最不利条件出发,通过实战演练磨剑、平战结合练兵,才能做到发生大水时遇事不慌、临危不乱。
在省水利厅召开的高规格水文工作会议上,全省水文系统应对极端暴雨洪水测报演练如期举行,全面检阅新技术装备条件下的水文测报联动配合和应急处置能力。这也是首次实景模拟极端暴雨情况,实现由单一监测向监测预报预警全过程演练的积极转变。
演练期间,洪水预报预警、山洪灾害预警、预设断面应急监测等科目依次进行,新建防洪预报调度系统、小型水库预报预警系统、水利测雨雷达、无人机等“硬核力量”一一登场,水文监测、预报预警、后勤保障等各组协同作战,充分展示了水文测报的关键作用和水文队伍的过硬能力。
“测雨雷达刚投入使用,要进一步率定和分析。”演练结束,总指挥长作出点评。如何通过新技术的加持,让防汛更加“智慧”,安徽水文还将持续探索。
在黄山首场强降雨期间,黄山水文水资源局迅速响应,同步开展流量测报、新仪器设备比测和新建站点流量在线复核。5个应急监测分队、行驶1000余公里、施测流量50余次,成功抢测完整洪水过程。本次降水过程,共滚动发布实时预报7站次,发送短历时强降雨短信1300条。精准高效的预警预报信息,为地方防汛调度提供了坚实支撑。
安徽水文“安而不忘危”“虑之于未有”,以人民至上之理念,以上下同欲之决心,时刻准备着,矢志奋斗着……
安徽水文工作者安装雨量水位一体机 安徽省水文局供图
原文链接:https://slt.ah.gov.cn/xwzx/mtgz/1223174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