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岳虹 通讯员 王丹
三河口公园一角 记者 岳虹 摄
在沁河山西省晋城市段的起点——大型水利枢纽张峰水库,一库碧水映青山。自此沿沁河一路向南,三河口公园水清岸绿,游人络绎不绝;湘峪古堡、砥洎城等古建筑群落巍然矗立,诉说着历史故事……沁河一路奔流,如一幅荟萃了山水人文和发展活力的动人画卷,在晋城大地上铺展开来。
沁河,黄河一级支流,山西省第二大河,也是晋城的母亲河。沁河在晋城境内长168千米,沁河流域晋城段是黄河重点生态区、黄河文化重要承载区和资源富集区“三区”叠加地带,是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
2021年,晋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着眼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布局,科学提出建设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的构想。“打造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是‘十四五’期间晋城市的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聚焦解决环境敏感问题,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治理、人居环境整治、古堡活化利用、交通网络提升、产业优化升级等工作,努力实现环境治、交通畅、文化兴、布局优、产业旺、生态美。”晋城市委书记王震说。
在实施过程中,晋城市坚持“示范引领树标杆”,选择嘉峰镇到润城镇段作为先行示范区。在市总河长和沁河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的全力推动下,先行区建设历时三年,成果丰硕。不久前,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系列活动启动,三河口公园、润湖公园等正式开放,沁河以水清岸绿的崭新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
扛牢使命高位 推动沁河系统治理
“一泓清水入黄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山西的殷切期盼。“晋城市坚决扛牢‘一泓清水入黄河’重大使命,以强烈的历史担当,系统推进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薛明耀说。
全局部署,机制先行——
晋城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沁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以及由市长任总指挥的建设指挥部,组建了沁河生态建设公司,形成“领导小组﹢指挥部﹢公司”的工作机制。市、县、乡三级同发力,推动项目建设。
规划引领,统筹谋划——
晋城市委、市政府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一流团队,完成了总体规划和生态、交通、产业3个专项规划,谋划实施79个项目,总投资达269亿元,涉及沁水、阳城、泽州3个县13个镇。
因地制宜,系统施治——
沁河晋城段中部人口密集、古堡名镇集中、产业集聚,水生态治理任务较重。在充分考虑不同区域治水现状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晋城市确定了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一核两带、六轴多点”的空间布局:“一核”即城镇综合服务核,由润城、町店、端氏、嘉峰四镇构成;“两带”即沿沁河分布的产业与生态提升带、沿晋运高速延展的绿色转型示范带;“六轴”即六条重要交通线路;“多点”即多个城镇综合服务中心。在实施过程中,晋城市通过建设一个个具体项目,着力推进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四水共治”,分类施策,补齐短板。
以治水为核心 攻坚克难破瓶颈
“在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治水是主要矛盾。沁河的水治不好,沁河生态经济带就做不起来,古堡资源活化不了,沁河生态经济带就做不久。”晋城市副市长、市河长制办公室主任邓志蓉说。
作为先行区建设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沁水、阳城两县坚持以治水为核心,聚力攻坚克难。
在阳城县,沁河流至润城镇刘善村劈山口,河道突然变窄,过流能力仅为750立方米每秒,防洪标准较低。“在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阳城县亟需破除水安全‘瓶颈’。”阳城县分管水利的副县长原红海说。痛定思痛,阳城县政府决定投资9600多万元,实施劈山口防洪拓宽工程,将原本不足30米宽的河道拓宽至88米,河道过洪能力提升至2220立方米每秒,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腾退、拆迁规划范围内的企业、单位,是沁水县最难啃的‘硬骨头’。”沁水县副县长李鑫杰说。以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核心区的嘉峰镇为例,拆迁涉及加油站、医院、洗煤厂等多个利润可观的经营性单位,难度很大。沁水县以河长制为抓手,相关部门逐户研判,工作人员主动联系群众,摆政策,讲大局,同时为涉迁企业建立“绿色通道”,解决其临时安置、选址、手续审批等实际问题。拆迁工作顺利完成,为三河口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扫清了障碍。
在沁河晋城段防洪能力提升、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的过程中,晋城市水务局积极争取省级及以上资金,强化技术指导,有力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
2022年以来,晋城市已启动49个项目推进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先行区建设,总投资达65.7亿元。一段段堤防完成加固,一个个生态公园建成,一座座桥梁通车,一条条绿道沿河伸展……先行区建设进展迅速,成效显著。
治水惠民 以水为媒促发展
“清凌凌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是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歌剧《小二黑结婚》中,女主角“小芹”的经典唱词。歌剧改编自我国著名作家、小说流派山药蛋派创始人赵树理的同名小说,赵树理的老家就在沁水县尉迟村,书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沁河畔。
而今,站在紧邻尉迟村的三河口公园跨河桥上,只见沁河水质清澈、水量充足。滨河步道上,有人正举着手机直播,还有一家老少在河边散步、聊天。跨越半个多世纪,人水和谐的画面讲述着新时代沁河畔百姓的幸福生活。
三河口节点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是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先行区的重点项目,通过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和新建蓄水闸、观景塔、跨河桥等措施,改变了沁河的模样。
马洁是尉迟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沁河尉迟村段的村级河长。她经常徒步巡河,对沁河的变化十分了解:“过去雨天出村一身泥,河边堆着不少垃圾;现在风景很美,村民一起弹琴唱曲也有了去处。”马洁说。
据沁水县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五一”假期,三河口公园迎来超10万人次游客,有效带动了当地民宿、餐饮等产业发展。
不只在三河口,在阳城县,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砥洎城为背景的大型实景剧《砥洎风华》上演,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2023年以来,我们坚持‘大景区’理念,将砥洎古堡同周边水系一体化打造,推动水文旅融合发展。今年‘五一’假期,砥洎古堡景区接待游客5万人次。”相关旅游开发企业负责人说。
沁河流域晋城段共有117座古堡。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以古堡活化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为主线,深挖古堡文化内涵,探索“古堡活化﹢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模式。
百里沁河,蜿蜒流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承载着晋城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城市绿色发展的美好未来。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先行区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正是晋城对“一泓清水入黄河”这一时代课题的作答。晋城人将继续推进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久久为功,书写以河为脉,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06月06日 第5586期 第3版
原文链接:http://slt.shanxi.gov.cn/sldt/tbtj_358/zgslb_3067/202406/t20240606_95826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