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映照安丰塘
□蒋竹燕
当我身处安徽寿县城南30公里处的安丰塘水库,站在堤岸上极目远眺,水域辽阔、霞光映照。
安丰塘原名芍陂,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兴建,径百里,灌万顷。东晋时,朝廷在芍陂所在地设置安丰县。明代之后芍陂改名为安丰塘,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经过历朝历代的水毁修复、堤坝加固、河道疏浚后,安丰塘现今成为拥有500多条水渠,控制67万亩耕地灌溉和排水的中型反调节水库。
环堤而行,绿柳拂面。这里地处于江淮分水岭,属“无雨则旱,有雨则涝”之地。安丰塘的兴建,灌溉了淮南广袤田地,让两千多年前的楚国成为江汉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让有着千年历史的寿州古城文化繁荣、传承至今。
行至北岸,有一小亭,翼然临于塘面。其二层檐间,立一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塘”。亭间竖一石碑,名为“安丰塘记”,记载了安丰塘的前世由来,千年变迁,兴废印迹。
与小亭遥相对望的北岸外侧,即为建于汉代的“孙公祠”。祠有三进,一进院落宽阔,左右两侧有石雕石刻。近俯细看,岁月的沧桑已与文字一起镌刻在石雕上,难以辨认。唯脚下的草地,仍绿意盈盈,似漫漫时光不曾侵袭。在一处黛瓦飞檐的建筑旁边,一株高耸的古树吸引了我的目光。树干挺拔,周身灰褐色树皮,裂成无数道又长又深的纹路,冠顶却是柏叶墨绿。这是一株经历了260年岁月的侧柏,树下根基长有一圈碧绿圆润的铜钱草,与古树的苍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进院落是还清阁,陈列孙叔敖塑像。庭院沿石径两侧,设有“循吏第一”“三利三患”“优孟衣冠”等纪念碑台。细读碑文,内心感慨,不禁沉思默想,这是一位具有典型人格魅力的前人,他不仅善于治水治国,致力民生改革,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他的辅佐下,楚国一度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盛期,楚庄王屡次赐封,他坚辞不受,持廉至死。位高权重的他,却生活简朴,家徒四壁,甚至死时连棺椁都没准备,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称他为“循吏第一人”。其后代靠打柴度日,衣衫褴褛,难解温饱,直至遇见优孟。优孟在楚庄王前扮作孙叔敖,让楚庄王想起这位德高望重、公正廉洁的老令尹,孙叔敖子孙的困境才得以解脱,这也是“优孟衣冠”典故的由来。
空气中隐约流动着桂花的馥香,环纪念碑台种有老桂花树、松树、银杏树。银杏树十分奇特,两株树根在自然生长中几近相连,笔直树干间仅容一人侧身而过,并列成长的姿态像情同手足的兄弟。令尹孙公体恤百姓,为民造福,百姓敬之爱之,连千年银杏树似乎都能感知到。
后进院落里是孙叔敖纪念馆,展列安丰塘地图、重修安丰塘碑记、重修孙公祠碑记。大殿正中奉有一尊黑色孙叔敖半身雕像,我凝视这千百年前饱含忧患意识的眼睛,想起他“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悲”的淡然胸怀,“施教导民,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的勤勉政绩,“妻不衣帛,马不食粟”的家风严纪。正是这种公而忘私、贤能清廉,才能带领民众从淠河开挖子午沟引水至芍陂,历时三年兴建这项构思缜密的宏大工程,水利恩泽延续千秋万世。百姓心如明镜,爱戴这位楚国老令尹,口口相传,写史记录。此刻老令尹穿越2600年的坚毅目光,看到的是千里平畴的丰收景象。
远古的劳动号子似在耳边遥遥响起。芍陂上接淠河之水,下灌数十万亩耕田,历千年风雨而不衰。这非凡的生命力源自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芍陂被历代官员和百姓精心呵护。新中国成立后,千年古塘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整修,2015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获评“安徽省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霞光映照之下,古塘流动着千年的水波,似无数条银色的鱼儿跳跃着奔涌至岸边。历史带来的思考,总让我们在省悟中与远古的灵魂碰撞,传承前人的智慧,更稳健地走向现代文明。
原文链接:https://slt.ah.gov.cn/xwzx/mtgz/1223574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