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长淮千年圆梦
历史时期的淮河,以黄河夺淮和北徙以及新中国治淮为标志,经历了南宋以前独流入海、南宋至晚清黄河夺淮入海、晚清民国时期淮河改道入江、新中国成立后入江与入海并流四个阶段的重大变迁。
淮河的阶段性变迁,是黄河夺淮等自然因素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上,黄河夺淮直接造成了淮河的千年苦难,“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变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新中国成立后持续性的大规模治淮,使南宋以来淮河的恶化性变迁得以根本扭转,一幅水清、岸绿、美丽淮河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探寻淮水的历史
南宋以前,淮河独流入海。远古时期,淮河干流经盱眙后折向东北,经淮阴向东,在今江苏涟水云梯关入海。入汉后,黄河频繁决溢,开始了较大规模的侵淮。公元前168年,“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以致于“河溢通泗”。公元前132年夏,“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公元前69年,王景奉诏对汴渠和黄河进行综合治理,自此黄河800年不曾改道,淮河也因此相对安澜。降及北宋,“大河为患,岁岁决溢”。不过,南宋以前黄河虽有多次决口入淮,但未闻大溜夺淮,且决口不久即被堵塞。淮河河槽一直宽深,出路通畅,海潮一直可以上溯到盱眙县,是一条文静而美丽的大河。
南宋至清中后期,黄河夺淮入海。1128年,杜充在河南滑州以东掘开黄河,黄河浊水在豫东、鲁西地区漫流至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注入泗水,再由泗入淮。1194年,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一由北清河入海,一由南清河夺淮入海”。元代迄明初,黄河仍趋东南,以汴河、泗水、涡河、颍河为主要泛道。1234年,河决开封寸金淀,至杞西河分三流,谓之“三岔口”,北支合泗水入淮,南支合颍河入淮,中流合涡河入淮。1391年,河决原武黑羊山,东经开封城北五里,又东南由陈州、项城、太和、颍州、颍上,东至寿州正阳镇,全入于淮。1416年,河决开封,经怀远由涡河入淮。弘治以后,黄河多道南泛局面结束,“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
清中后期至民国时期,淮河改道入江。1194年后,虽然黄、淮合流入海,但“黄强淮弱”,至明代万历时,淮河因黄河进逼而已有南徙之势。至清中期,入海河道淤高致使淮已难以抵黄时,淮水始由高堰上诸坝泄流,进入高邮、宝应、白马诸湖,分入江、海。1851年,启放高家堰南段山阳、盱眙之间的礼河坝,冲损未修,遂成通口,俗称三河。前此淮水之出高堰,均由减水坝,尚有节制,至此则终年开放。从此,淮水南下经芒稻等河,改道入江汇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北流大清河,于利津牡蛎口入海。黄河虽然北徙,但在河南兰考至江苏响水之间留下了一道600多公里高出地面七八米的废黄河故道沙土岗,形成了淮河干流水系和沂、沭、泗水系的平原分水岭。是故,淮河不能再行故道入海,泗、沂、沭河也不能再注入淮河,只能各自入海。
新中国成立后,淮河入江与入海并流。1949年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淮河的全面治理。在洪泽湖以下,通过开挖入海水道,整治入江水道,形成了一河入江、四河入海的局面。淮河入江水道形成于清代,经多次整治后,现最大泄洪量12000立方米每秒,可将淮河上中游70%以上的洪水汇入长江。入海则有四河,分别是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淮河入海水道、新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于1951年冬开挖,次年春完成,西起洪泽湖高良涧,东流经淮安、阜宁、建湖、盐城、射阳、滨海6个市县,注入黄海。淮沭新河是1958年至1960年新辟的沟通淮河和新沂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起洪泽湖二河闸,经淮阴、沭阳进入新沂河入黄海。淮河入海水道则是1991年1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中确定的19项骨干工程之一,位于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与总渠平行,西起洪泽湖二河闸,经淮安市、盐城市,并分别在淮安区境内与京杭大运河、在滨海县境内与通榆河立体交叉,于滨海县扁担港入黄海。新淮河则是1934年利用废黄河下游河槽开挖的淮河入海河道,统名中山河,1949年后几经整治,西经淮阴杨庄,蜿蜒东行,过淮阴、涟水、响水、滨海诸县,在新淮河口入黄海。
追问淮河的演变
淮河的历史演变,黄河侵淮乃至全面夺淮是主因。民国时期著名水利专家武同举认为淮河自古有利无害,淮之有害,其弊中于黄河之侵夺。清代包世臣亦说:“淮不为害,其为害者,黄贻之也。”黄河南徙夺淮,严重干扰了原有独立的淮河水系,开启了淮河紊乱性变迁进程:一是导致淮河入海河口东移,黄、淮造陆,直至独立入海口的丧失;二是造成淮河中游坡降减缓,下水不畅,洪灾不断;三是淤塞了淮河干支流的河道,并将一些湖泊淤成平陆;四是造成淮河水旱灾害频仍而严重。据统计,黄河夺淮以前的公元前185年至公元1194年的1379年中,淮河共发生较大水灾112次,平均12.3年发生一次;黄河夺淮期间的公元1194年至1855年的661年中,淮河共发生较大水灾268次,平均2.5年发生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仍时常发生洪水灾害,多半还是黄河夺淮的恶果。
历史上,除了黄河侵淮夺淮这一主要驱动因素外,不合理的农业垦殖、战争、治水活动等也是促成淮河演变的重要助推因素。
不合理农业垦殖活动,主要包括滥垦山林植被和围水造田。淮河两岸山地森林植被主要集中在西部、南部和东北部,而广大淮北平原和滨海平原则林木稀疏,原生植被不茂。即使仅有的并不富裕的森林植被,至明清时也被大量开垦。安徽霍山县到了光绪年间,因生息益蕃,食用不足,相率开垦,山童而树亦渐尽。河南太行、伏牛等山脉,绵亘千里,到处童山濯濯,林木斩尽。在江苏徐州府,人们见到的是“四境诸山强半童赤”。山地森林植被的破坏,导致土石亦无覆蔽盘固之资,故夏秋雨水挟土石而猛下,常为灾害。而淮河两岸湖泊荡地、陂塘池沼,本可以调节河川径流量,蓄滞洪水。但湖泊沼地被围垦后,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加速了淮河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战争一方决开黄河大堤,以水代战,则加剧了黄河侵淮夺淮。1642年,河南巡抚高士衡和开封府推官黄澍为了抗击李闯王的义军,乘秋汛水大决口淹城,黄河下流日淤,河事益坏。时至1938年6月,国民党为了阻遏日寇南犯,又炸开了河南省中牟县、郑县花园口黄河大堤,使黄水遍地漫流。
多目标利益冲突下的治水活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淮河恶化性变迁。宋以前治河以去水害为本,南宋以后官府治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漕运通畅和明祖陵的安全。1855年,黄河北徙,清政府内部为黄河流经问题发生了断断续续30多年的争执而不决,黄河因此长期处于“无防无治”状态,以致于北徙的黄河还不时地决口南泛侵淮。清末民国时期,政府力推治黄导淮,但也因多方利益矛盾的纠葛而终告失败。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才得以新生。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5月,毛泽东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淮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治淮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蓄泄兼筹”的方针,团结治水,统筹兼顾,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淮河治理成就,最终实现了淮河两岸人民的千年期盼。
(张崇旺)
原文链接:https://slt.ah.gov.cn/xwzx/mtgz/1223509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