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水文化
响洪甸水库:自主设计施工 治理淮河水患
□张昕
响洪甸水库 肖本祥 摄
大坝11号模块浇筑到顶 肖本祥 供图
在安徽省大别山北麓,西淠河上游,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响洪甸水库。作为新中国治理淮河水患的重点工程之一,响洪甸水库是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等半径定圆心混凝土重力拱坝。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响洪甸水库,蓄水量达到26.13亿立方米,它不仅成为“人间天河”淠史杭灌区的重要源头活水,更为江淮粮仓连年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重力拱坝山谷筑
淠河古称沘水,是淮河右岸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大别山北麓,流经六安,于正阳关入淮河。自古云:“淠河不宁,六安不安。”响洪甸水库未修建前,流域洪旱频发。1950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的一场洪水,导致豫皖两省4000多万亩土地被淹没,受灾人口达1300多万人,沿岸百姓深受水患之扰。
按照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和政务院作出的治理淮河的决定,治淮委员会提出一个从长远利益出发,立足于根治淮河的一期治理工程规划,包括在淮河上中游山区兴建水库,响洪甸水库建设正式提上日程。
修建响洪甸水库的设想始于1951年,治淮委员会工程部提出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并于同年4月勘测选址。1955年12月决定以下响洪甸为坝址。当时,由治淮委员会勘测设计院设计的响洪甸拦河坝是水库修建的重点工程,工程师周允明主持了响洪甸大坝的设计。
1956月,响洪甸工程指挥部成立。随着响洪甸水库重力拱坝开始浇灌第一方混凝土,老一辈水利人踏上了兴建水库的征程,坑洼的道路上,随处可见忙碌身影,一个个结实的肩膀上担负起兴水惠民的希望。
在当时缺乏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先进技术的情况下,老一辈水利人不畏艰苦,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山深处,建成了新中国自主设计施工的第一座等半径同圆心混凝土重力拱坝,安装了我国设计生产的第一台定、转子双水内冷水轮发电机组,使西淠河这条奔腾不息、非涝即旱的大河,成为一条真正的兴利之河。
发挥效益惠民生
1962年,波兰专家考察响洪甸水库,在走进大坝廊道前提出穿戴雨衣雨鞋,并说:“我到过加拿大和西欧的许多国家考察过,廊道都渗水,没有雨具不能进去。”工作人员做出解释后,波兰专家进入廊道,他看到大坝廊道内干燥无积水后连连称赞。
响洪甸水库建设在收获众多赞许的同时,也经历了发展阵痛。工程运行数十载后,2004年,在水利部组织的大坝安全鉴定中,大坝被评定为三类坝,这让响洪甸水利人开始思考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课题。
专家组查勘工程现场后,和各方代表组成了综合、工程、电气、金属结构、造价4个专业工作组,对响洪甸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研讨评估。2009年7月,水库实施除险加固。除险加固后,水库主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达到500年一遇,2018年水库大坝被鉴定为“一类坝”。
工程建成60多年来,响洪甸水库先后为淮河拦蓄1500立方米每秒以上洪峰120余次,年均防洪减灾效益超过2.5亿元。其中,在1991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中,拦蓄流域来水11亿立方米。
作为淠史杭灌区的源头活水,响洪甸水库为660多万亩良田灌溉用水提供保障。1978年安徽大旱,响洪甸水库全年提闸放水3.63亿立方米。1991年后,淠河流域降水偏少,水库充分发挥灌溉效益,确保粮食安全。
如今,响洪甸水库在西淠河上守护着流域百姓,为淮河安澜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s://slt.ah.gov.cn/xwzx/mtgz/1223491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