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水务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水利报:水利部新闻发布会聚焦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关情况

发布时间:2024-07-12来源: 山西省水利厅作者:佚名

  编者按:7月9日,水利部召开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介绍有关情况,并与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水利工程建设司司长尚全民、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李群、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宏伟一起回答了记者提问。整理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现予刊发。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 刘帅冶 摄

  全面深化古贤工程论证工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据了解,古贤工程经历了约70年的前期论证,请简要介绍古贤工程前期工作历程。

  张祥伟: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这也是造成黄河下游河道长期累积性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黄河小浪底水库持续实施调水调沙,对减轻黄河下游淤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后续动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还需要古贤工程一起来发挥作用,形成水沙调控的双动力。古贤工程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立足于全流域,统筹考虑黄河流域的整个水沙调控工程体系提出的战略性骨干工程。

  1954年,首次提出在黄河碛口至禹门口河段修建骨干水库,开启了该河段治理的前期论证工作。2002年、2008年和2013年,国务院分别批复了《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黄河流域防洪规划》《黄河流域综合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古贤工程在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中的关键性作用。70年来,水利部组织黄河水利委员会,会同晋陕两省陆续开展了工程规划、工程项目建议书、工程可研等阶段的工作。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古贤工程的论证工作。在论证过程中,我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先后组织国内74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了水沙设计、工程布局、生态保护、移民安置、水库运用方式、施工关键技术等46项重大专题研究论证工作,优化了工程建设方案,更好地满足多目标开发、高水平保护的要求。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扎实深入论证,今年6月,古贤工程可研报告获得批复,为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维护黄河健康生命

  人民日报记者:古贤工程可为下游补水和增加河道外用水创造条件。请问古贤工程建成后,对维护黄河健康生命将发挥什么作用?

  王宝恩: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维护其健康生命关系到国家水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平衡以及流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黄河的健康生命标志有“四不”,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实现“四不”的关键要素是完善水沙调控体系,古贤工程在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战略地位,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建成后,与小浪底等骨干水库联合调水调沙、拦洪蓄洪,优化黄河中下游水流对泥沙的携带和输送能力,减少泥沙的沉积,确保下游河床长期不抬高。同时有利于维持中水河槽过流能力,保持稳定的河道形态,将对保障黄河下游的长治久安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冲刷降低小北干流河段河床高程,保障关中平原防洪安全。

  二是古贤水库与小浪底等骨干水库实施联合调度,会显著增强流域的水资源调控能力,能够保障黄河中下游及河口生态水量,将龙门、利津等地区河流断面的生态流量满足程度由近二十年的87%、88%提高到100%,切实保障黄河不断流。

  三是工程实施后,通过置换汾河、北洛河以及供水区内其他支流灌溉用水,退还挤占的生态用水,改善汾河、北洛河等支流生态状况。在枯水期加大下泄流量,增加河道内的水量流量,进一步改善中游陕西潼关至河南三门峡河段枯水期水生态质量。能够塑造有利于黄河下游湿地保护区及河口地区生态系统修复的流量过程,为黄河下游、河口三角洲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和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提供水资源支撑。

  加快构建完善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

  中国水利报记者:众所周知,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一直以来,水利部不断完善黄河流域水沙调控体系,通过调水调沙,实现了水库减淤、河道冲刷、稳定主槽等多重效益。请简要介绍黄河水沙调控体系有关情况。

  李群:1997年,《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中首次明确构建黄河水沙调控体系,近年来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均有明确要求。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由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组成。工程体系以干流的龙羊峡、刘家峡、古贤、三门峡、小浪底等骨干水利枢纽为主体,以干流的海勃湾、万家寨等水库及支流的陆浑、故县、河口村、东庄等控制性水库为补充。其中,上游水库群的功能是对黄河水量进行多年调节和水资源优化调度,并满足上游河段防凌、防洪减淤的需要。古贤、三门峡、小浪底等组成的中游水库群,功能是管理中游洪水,进行拦沙和调水调沙,协调黄河水沙关系,并进一步优化调度水资源。非工程体系由水沙监测、水沙预报和水库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等构成,为黄河水沙联合调度提供支撑。

  水沙调控体系的主要作用有:一是有效控制大洪水,削减洪峰流量,减轻黄河洪水威胁。通过水沙调控体系的联合调度,提高对洪水的控制能力,配合蓄滞洪区的适时启用,确保洪水安全排泄入海。二是协调水沙关系,减轻水库河道泥沙淤积。通过骨干水库拦蓄泥沙,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减少进入下游河道的泥沙。通过骨干水库群联合调水调沙,提高水库排沙能力,延长骨干工程拦沙库容的使用年限,长期维持河道中水河槽行洪输沙的功能,减少中小洪水漫滩损失,保障滩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水沙调控体系建成后可对黄河水量进行联合调度,实施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对保障宁蒙河段、中下游河段等地区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提升枯水时段和突发事件水资源应急调配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抓好古贤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完善的水沙调控体系,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解决重大技术难题

  澎湃新闻记者:古贤工程是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有哪些技术特点,采取了哪些措施?

  尚全民:古贤工程作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其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水库多目标运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高等重大技术难题。为此,设计单位开展了专题研究论证。

  一是创新枢纽布置形式,满足工程综合利用要求。古贤工程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关键工程,与小浪底等水库群联合调度,既要满足防洪减淤、水资源调蓄、供水、灌溉、发电等开发任务要求,又要兼顾坝下生态流量以及小北干流湿地补水的需求,调度运用极为复杂。

  根据工程运用要求,大坝设置了低位排沙底孔、中位泄洪中孔、高位溢流表孔,形成“上、中、下”“左、中、右”的总体布置格局。底孔低水位大泄量进行调水调沙,表、中、底孔联合防洪运用,在保证防洪减淤等开发任务的条件下,可以实现水库综合利用。

  二是采取综合措施保障大坝深层抗滑稳定。古贤工程是红层地基上目前设计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所谓红层地基,就像一张千层饼,粉砂岩、长石砂岩和粘土岩等软硬岩交互分布,同时还存在多层顺层剪切带和泥化夹层。通过大量深入的地质勘察、数值模拟和多方案比选,确定采用深齿槽、抗剪洞、压重等综合工程措施来解决大坝的抗滑稳定问题,确保工程安全稳定。

  三是高标准、智能化建坝,打造智慧古贤工程。大坝混凝土浇筑量巨大,是目前世界上碾压混凝土浇筑强度最大、高峰浇筑强度持续时间最长的水利工程。针对古贤工程大坝体量大、施工难度大、浇筑强度大、温控要求高等特点难点,采用全要素优选、全流程监控等多种精准措施,确保大坝建设质量。

  四是精细设计,精准监控,确保骨料运输安全畅通。混凝土骨料场距离古贤工程坝址65公里,沿途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传统运输方式成本高、保证率低。为保障大坝顺利浇筑,国内勘探、设计、制造等高水平技术单位开展多方案研究,确定采用带式输送机输送骨料。沿线设置机器人巡检、全线视频监控、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等措施,保证料物输送可靠高效。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施工组织,强化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管理,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早日发挥效益。

  全力打造黄河流域水利枢纽新标杆

  中国日报记者:高标准推进古贤水利枢纽建设,打造黄河流域水利枢纽新标杆。请问在古贤工程建设中将采取哪些措施落实上述要求?

  朱宏伟:高标准推进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建设,打造黄河流域水利枢纽新标杆,是对黄河古贤工程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古贤公司下一步工作的遵循和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水利部将联合山西、陕西两省,加强对古贤工程建设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重大问题。同时,还将成立高层次的专家委员会,加强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论证,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要选调精兵强将,组建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充分借鉴小浪底、三峡建设的成功经验,全力打造黄河流域水利枢纽新标杆。

  一是要打造民心工程。以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古贤工程防洪减淤、调水调沙等关键作用,确保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维持黄河下游长期稳定,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防洪安全。要充分利用水库兴利库容,有效调节径流过程,改善晋陕两省沿岸灌区的灌溉条件,保障粮食安全。要高标准做好古贤水库移民搬迁安置、扶持发展工作,保障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要打造优质工程。集聚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科技攻关,破解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动设计、施工的技术创新。要广泛应用数字计量与检测、数字孪生和智能建造等高新技术,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数字化的实时管控,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古贤工程。还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检测、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三是要打造廉洁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建立“一部两省”纪检监察联动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保障格局。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项目法人内控制度,以制度规范工作,靠制度约束人的行为。加强工程建设过程当中采购、计量、结算、变更、验收、支付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的全过程监督,实现工程大坝与廉洁大坝“两坝同筑”。

  提高黄河中下游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

  中国发展改革报记者:黄河流域是资源性缺水流域,请问古贤工程对水资源调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能够为山西、陕西两省取用黄河水、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带来哪些便利?

  李群:黄河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且时空分布不均,来水与用水地区不匹配,62%的产水在上游兰州以上,90%的用水在兰州以下。黄河中下游地区现状工程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中下游地区枯水年份径流量无法满足区域用水需求。古贤工程位于黄河中游,水库库容大,可通过跨年调节水量,提高中下游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

  特别是古贤工程供水区主要为汾渭平原,由于两岸地高水低,抽水成本高、供水保证率低、取水含沙量大。工程建成后,将变现状分散扬水为集中统一供水,从根本上改善两岸供水灌溉条件。一是山西大部分供水区和陕西泾东渭北供水区成为自流供水,延安供水区抽水扬程降低110米以上,大幅度减少提水费用,为实现灌区规模化、集约化用水提供了条件。二是从库区取水,水源稳定,取水保证率大幅度提高。三是从坝上取水,含沙量低,配套输水渠系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低。

  因此,工程的建设将极大改善晋陕两省23个县(市、区)、27个工业园区和约685万亩灌区的水源条件,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解决供水区工程性缺水问题,有效缓解供水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晋陕两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打造黄河古贤数字孪生工程

  人民网记者:数字孪生水利工程能够实现工程在线监测、方案预演、问题发现、优化调度、安全保障等功能,为决策管理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持。请问将如何构建数字孪生古贤工程?

  朱宏伟:古贤工程建设将以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应用为理念,以BIM设计、智能建造、智慧运行为重点,努力打造黄河古贤数字孪生工程。

  一是围绕智慧项目管理、智能建造、工程实体的数字映射等方面,广泛使用数字孪生技术,特别是针对大坝施工和长距离皮带运输机等工程独有特点,要从混凝土生产—运输—浇筑—碾压—温控等全流程、全要素动态监控,提升施工各环节的质量;要建设超远距离皮带机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全时段温度、振幅重点监控内容的动态识别,确保建设所需骨料运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是要聚焦核心业务,构建数字孪生功能体系。围绕古贤工程防洪减灾、水库冲淤、供水灌溉、水力发电等核心业务,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全面推进算法、算力、算据建设。以工程安全运行,保障“水、沙、机、电、工”综合的科学调度,充分发挥工程效能为目标,实现古贤工程智慧运行。

  三是要守牢数字安全底线,有效应对工程各类风险。统筹工程安全和信息安全,构建多层防御的网络安全体系,把安全理念融入数字孪生古贤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的全过程,实现既确保数字孪生古贤工程自身安全,又为工程各类风险的防控提供安全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07月10日  第5609期  第2版


原文链接:http://slt.shanxi.gov.cn/sldt/rdzt/2024slt/20240710/202407103/202407/t20240710_96071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