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水务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运河故事沉淀安徽记忆

发布时间:2024-07-12来源: 安徽省水利厅作者:佚名

  运河故事沉淀安徽记忆

  ——访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

  

  与故宫、敦煌相比,中国大运河,是一个“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的6月,在卡塔尔多哈举办的第38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大运河安徽段总长约180公里。而位于江苏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作为一个更为“年轻”的博物馆,到今年的6月16日正式建成开放满三周年。记者专访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听她介绍国家文化公园内博物馆典范建设的探索。郑晶告诉记者,作为以“中国大运河”命名的博物馆,大运河安徽段的故事也呈现其中,呈现给世界各地的到访者。

  运河文化多样呈现

  记者:国内有很多以“大运河”为名的博物馆。如何理解以“中国大运河”命名的博物馆?馆内有什么“镇馆之宝”?

  郑晶:中国大运河,包含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宗旨就是反映全时段、全方位、全流域的中国大运河,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博物馆,多维度、多角度去呈现运河文化,讲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故事。目前,在全流域中间,比如在北京、浙江、安徽等地,都有大运河的专题博物馆,呈现的是各自那一段流域的历史风貌。

  从传统的博物馆的意义上来讲,我们可能在文物珍贵性这个“基因”上不那么优秀,我们可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国宝”,但我觉得这个“国宝”要打引号,对于“镇馆之宝”的认识,应该是多方面和多维度的。我认为,只要能够去讲述相关的文物知识、阐释好这件文物背后的价值,它应该就是“镇馆之宝”。比如,我们创新性地做了古汴河遗址的一个横切面,这也是现在全国最大的、可见的、可展示的古河道横切面,这是一个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非常好的案例和典型。还有很多船模、水利设施等展品,也都很好地传递了相关历史信息。所以无论是藏品还是展品,只要被展出来、被用起来,那么都能发挥它最大的社会效益。

  运河生活鲜活再现

  记者: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通过藏品或展品发挥社会效益,那么,中国大运河如何发挥其社会功能、体现其社会价值?

  郑晶:在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中,大运河是目前唯一建成有标志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这样一个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它既有特别古老的一面,也有特别年轻的一面,它仍然参与到当下人们的生活中间,依然有很多人生活在运河两岸。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所有的文物都是反映大运河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很多观众来到博物馆看到的都是自己耳熟能详的一些展品。民间也有很多人士愿意去参与类似于“行走大运河”这样的活动,并赋予其吉祥的寓意。我相信,运河沿线的人们,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都与运河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运河沿线共同发力

  记者:呈现大运河全流域的风貌,您对大运河安徽段做了哪些调研?

  郑晶:大运河安徽段,是指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境内部分,流经安徽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区、灵璧县、泗县,全长约180公里。无论从开凿历史,还是从文化内涵上来说,安徽段都是大运河中间非常重要的一段。今年是大运河申遗10周年,我们也进行了全流域的大运河新时代重要考古发现的调研,其中大运河安徽段中也有不少新发现。通过这样的考古梳理,我们发现,大家对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或者文化遗产价值的体会更加深刻了。

  我们知道,考古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学术支撑,同时,重要的考古发现,也在不断转换成比如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要的面向公众的文化展示和传播的场所。大运河文化遗产,已经形成非常好的一个全链条发展态势。大运河沿线的考古单位和文博单位,都在合力做好文化遗产本体研究和价值研究。今后,无论是从学术领域、展览展示,还是文旅融合新业态方面,相信都能产生更多成果。


原文链接:https://slt.ah.gov.cn/xwzx/mtgz/1224030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