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渭南市东雷抽黄工程管理中心夏灌工作完美收官,共完成上塬斗口水量726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96万亩次,创造了灌区投运45年来夏灌纪录,充分发挥了大型灌区抗旱主力军和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东雷抽黄是全省扬程最高、流量最大的电力提灌工程,拥有4个塬上灌溉系统,建有各级抽水站28座,安装机组121台(套),最多9级提水,累计扬程311米。为了切实扛牢服务“三农”、加快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把牢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水利命脉,该中心以农水结合、数字赋能、提质增效为重点,落实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建设“吨半田”,着力提高灌溉效益。积极与中国水科院等合作,在灌区开展基于光谱和外观特征的小麦、玉米作物灾害快速识别试验研究工作,建立主粮作物干旱遥感监测指标,促进高分卫星、无人机技术与气象墒情自动监测系统融合应用,通过动态监测旱情、快速跟踪旱情变化,及时识别受灾范围,于5月11日就及早投入夏灌。
二是以服务灌溉为根本,整合信息中心和各信息分中心资源,利用泵站、渠道标准化管理成果和信息化、智能化及远程监控操作系统,把过去单站运行管理变为全系统自动化运行管理,确保各二级站的备用机组设备都能在抗旱关键时候投入运行,实现全负荷运转,极大提高工程效益,增强了抗旱能力,使每轮灌溉时间由25天左右缩短到15天以内,把应灌尽灌的目标要求变成应灌早灌的具体落实。尤其在持续高温的6月份,完成斗口引水4234万立方米,灌溉农田56万亩次,创造了单月灌溉生产纪录。
三是利用自动测流桥、测流船、测流车,电磁流量计、测控一体化闸门与雷达、AI智能视频监测系统,对塬上干渠闸门实行远程控制,规范搭泵取水管理,对渠道运行安全实行视频监控与重点段专人全天巡查值守,从一级站取水到田间用水形成闭环,强化了安全生产,提高了渠道水利用率。
四是完善全灌区13.32万个用水户和23.29万个灌溉田块信息库建设,深化细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作物分类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促进节约用水,科学合理灌溉。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农水宝”App缴费、结算、查询系统,方便群众用水,促进群众监督,调动和保护群众浇地积极性。
原文链接:http://slt.shaanxi.gov.cn/sy/dfss/202408/t20240828_25215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