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达州市达川区委书记 倪 欣
达川区地处长江流域上游,属渠江水资源三级区,辖区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6条,水质常年稳定在III类及以上,水资源总量13.0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400立方米,2024年总用水量24054.53万立方米。近年来,达川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四水四定”原则,不断强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型转变,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第六批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一、强化组织领导,打好节水“主动战”。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始终把节水工作摆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成立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节约用水办公室,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等研究部署节水工作,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二是细化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政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引导作用,出台《达川区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印发《达川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创建目标、创建要求以及完成时间节点等做出明确部署,形成节水工作常态化运行机制。三是凝聚工作合力。建立节水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机制,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指导、协调推进节水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节水工作重大事项。将节水工作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积极构建政府主导、水务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节水工作格局,凝心聚力将节水工作向纵深推进。
二、聚焦关键环节,增强节水“硬举措”。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治水有方。新(改、扩)建石峡子水厂等“万吨”水厂3个,改造提升百节、大堰、管村等16个场镇供水管网1000余公里,供水管网漏损率降到9%以内。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山坪塘维修整治、河道综合治理等系列水利工程,不断提升全区水库、灌区供水保水能力,推动从水源到输水、配水、灌水全过程高效节水。实施沙滩河水库、明星水库两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明星水库成功创建“节水型”灌区。建立健全农业水价、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等机制,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3万亩,累计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34.92万亩。二是严格制度约束,推动用水有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明确各区域取用地表水量,强化用水总量强度双控。严格项目建设水资源论证和节水评价制度,依法审批取水许可、规范取水行为。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等规定,自备水源办证取水户全部纳入计划用水管理。三是强化工艺改造,推动节水有法。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引导工业企业采用先进的节水型器具和设备,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出台《达川区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实施细则》,完善企业用水三级计量体系,规模以上取水户全部安装取水计量在线监控设施,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计量率达10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8.6立方米。
三、重抓宣传教育,树好节水“新标杆”。一是抢抓重要节点。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活动节点,坚持线上线下共同发力,通过新闻媒体播报、发放宣传资料、搭设展板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讲涉水法律法规、讲解水资源现状、普及节水知识、传授节水技巧,带动更多群众开展爱水、惜水、护水行动,成为节约用水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二是强化典型示范。鼓励和引导企业、机关、学校建立节水管理制度、完善用水计量设施、更新节水器具,采取技术改造、中水回用等节水措施,积极创建节水型单位,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截至2023年底,全区共建成节水型学校、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小区、节水型企业等各类节水载体108个。三是提升“五进”质效。常态化开展节水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企业“五进”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知水、节水、爱水、护水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科学用水的良好风尚。
节约用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达川区将深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坚持“四水四定”原则,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权交易、取水贷、水效领跑、节水标杆企业创建等节水工作,持续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创建成果,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奋力谱写“老家达县·宜美达川”新篇章提供坚强水利保障。
原文链接:http://slt.sc.gov.cn/scsslt/dfss/2024/9/18/ed8f7fa667bc4412969a5d166fc8e50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