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利民,初心如磐。江河安澜,使命在肩。
“十四五”以来,新会区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锚定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深化水利改革,走出了一条葵乡特色的治水新路。
打好水利建设“主动战”
水安全实现新跨越
“十四五”以来,新会区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坚持除险、达标、提升“同步发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专项债及增发国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推进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先后完成江新联围达标加固工程(新会段)建设,沙堆梅阁水库及双水、罗坑2宗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积极推进潭江河流治理工程、新会区睦洲枢纽除险加固工程、江门市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项目(一期)(新会项目区)、小鸟天堂国家湿地保护区周边水系及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会区水资源保障工程,累计完成水利投资22.58亿元,整体提升新会区水工程安全保障能力。
打好治理保护“攻坚战”
水环境增添新活力
“十四五”以来,新会区各级河长累计巡河超21.4万人次,累计发现和整改问题1.6万多项,累计曝光河湖问题约2000宗,水质在市河长制水质考核中一直保持全市前列。推动“清四乱”“五清”常态化、规范化,完成下发问题的销号整改,完成清理河流长度1087.7公里,清理河流面积104.62平方公里,累计清理河道岸线垃圾超1.4万吨。在全市率先以总河长令的形式部署幸福河湖和碧带创建工作,英洲海水道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省级幸福河湖建设名单,着力打造小鸟天堂水系连通工程成为水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会样板”。
打好城乡融合“攻坚战”
水惠民生交出满意卷
新会区以农村供水“三同五化”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自2022年入选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省级示范县以来,通过推进水厂设施提质改造、供水管网改造提升等,逐步推进农村供水一体化进程。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切入口,以“服务增效”为着力点,创新建立全省首个县级“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智慧平台”,以“一图一铃一机”实现全区农村供水工程智慧化信息管理,不断提升全区农村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目前,新会区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与城区水质达标率相当。建设经验多次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和推广,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新格局初步形成,45万农村居民实现从“喝上水”到“喝好水”。
打好行业监管“保卫战”
水利改革实现新突破
今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江门分行、中国银行江门分行向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成功发放“节水贷”3500万元人民币,这是全省最大一笔面向实体企业发放的“节水贷”,成功落地新会。这是新会区推动绿色经济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缩影,也是水利改革重大突破的体现。
“十四五”以来,新会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在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方面,累计建成节水型载体139家,水利行业、机关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率100%;新会东区学校成为省级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新会在2021年获评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此外,新会区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配合省推进珠中江水资源一体化配置工程的规划建设,加快新建甜水水库前期工作,着力提高银湖湾滨海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
在水利工程监督管理方面,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2020年新会区被评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开展中型水库标准化、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等项目建设,水库智慧化管理、“水雨情监测系统”和渗流检测等数字化管理实现省、市、区三级共享,2022年被水利部列入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提升试点项目。开展灌排泵站标准化创建和小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会城河口排涝站成功申报并获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达标泵站,22宗小水电站均评为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三级单位。
新会区水利局通过强化城区河湖防涝排水系统调度管理的指导,新建115宗重点水利工程水情、雨情、视频监控“三要素”水利工程监测预警系统,安装水雨情及视频监控点386个,织密‘防御监测网’,推进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标准化建设,最大限度守好水旱灾害防御底线。2022年,新会区被列入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标准化建设样板区,目前建设成果已通过省、市两级评估。
原文链接:http://slt.gd.gov.cn/dfss1/content/post_45049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