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 2024年10月17日 第5674期
□记者 刘宇源 郑浩伟 通讯员 尚三林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胜利渠渠首 刘宇源 摄
在黄河下游北岸冲积扇平原上,有一条以“人民”为名,象征“胜利”的灌渠,它拉开了黄河下游大规模开发利用水沙资源的序幕。这条被誉为“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的人民胜利渠,不仅见证了中国人民治理黄河的伟大成就,更成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
以人民之名 筑精神基石
渠道为何以“人民胜利渠”命名?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位于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秦厂村的人民胜利渠渠首寻找答案。
渠首闸跨越半个多世纪,在阳光的照射下仍不失光彩——“人民胜利渠渠首闸”八个鎏金大字闪耀着光芒,闸前胸墙上题写着毛体大字“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笔走龙蛇、苍劲洒脱。
“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两千六百多年,黄河下游大小决口达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差不多‘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每次决口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回顾历史,河南省人民胜利渠渠首分中心副主任岳涛感慨万千,但是说到人民胜利渠,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推进水利设施建设,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1949年,华北地区刚刚解放,党中央就决定修建引黄灌溉济卫工程,1951年动工,1952年竣工,放水典礼当天,群众欢呼雀跃。正是由于受现场群众热烈情绪的感染,‘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更名为‘人民胜利渠’,宣告了新中国黄河治理初战告捷,在国内和国际上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当时由于黄河河床深浅不一,多淤沙,淤积层地质松软,很多人认为人民胜利渠是非人力所能完成的。然而,为了改变人民靠天吃饭、良田长期干旱的局面,党和政府直面困难,科学规划,集中力量攻克层层难关。
“如何提高引水保证程度以及在松软的沙地上建起坚固大闸,这是当时摆在大家面前的两大难题。”岳涛介绍道,“通过研究历年观测资料和走访渡口老艄公和当地群众,并经考证和苏联水利专家帮助,我们采用桩基加固方案,解决了两大难题。”
工程建设期间,使用的13万吨物料和田间工程土方都是依靠当地群众人拉肩扛小推车来完成的。在各方齐心协力配合下,工程提前完工。
有了黄河水的灌溉,灌区逐渐成为豫北地区有名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原阳大米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级金奖,被列入全国名优特产名录,成为中原特产名片,原阳县祝楼乡因此获得“豫北小江南”的美誉;延津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现已达到95万亩,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县……
“造福百姓是我们的使命,70多年来人民胜利渠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代代相传的文化和精神: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勇于牺牲,乐于奉献;依靠人民,团结协作;精准研判,科学治理。我们将继续传承弘扬。”河南省人民胜利渠保障中心主任卢凤民表示。
承伟人之志 续工程辉煌
在人民胜利渠闸首一侧有一座苏式建筑,顶部的屋脊坐落着中国神兽,中西合璧、古朴典雅。
“这里原为苏联专家和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建设渠首闸时的办公室,开闸放水后成为渠首闸管理室。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人民胜利渠时,曾在此听取汇报。”河南省人民胜利渠渠首分中心副主任岳涛介绍道,“如今,这里成为毛泽东主席视察人民胜利渠纪念馆,保存着当年毛泽东主席听取工作汇报时用过的桌椅,亲手摇过的启闭机等文物和珍贵历史照片、文献资料。”
70多年来,人民胜利渠水利人牢记“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嘱托,先后对灌区进行了3次扩建,形成了“灌排分设、井渠结合”的灌溉模式;对总干渠、干渠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渠道堤防进行标准化整治和生态护坡建设;构建数字孪生灌区,全面提升现代化建设与管理水平。
“我们与科研院所合作,参与国家‘六五’‘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在灌区水沙分配与淤积分布规律、引黄灌溉泥沙处理技术、井渠结合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节水改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并进行推广应用。”卢凤民说,“如今,承担着灌区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生态补源供水和灌区排涝等任务的人民胜利渠,将继续向着‘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目标努力。”
谱胜利之曲 颂文化赞歌
距离毛泽东主席视察人民胜利渠纪念馆不远处,是建于2012年的人民胜利渠展览馆。
“展览馆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共布设10个功能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人民胜利渠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岳涛介绍。
人民胜利渠作为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重点打造了“两馆一闸两广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悟黄河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激发群众对黄河文化的热爱,增强群众保护黄河的意识。
“渠首2023年参观人数超1.5万人次,成为河南水利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名片,2019年我们成功入选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岳涛说。
为更好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讲好引黄故事,2021年,河南省人民胜利渠保障中心启动《人民胜利渠志》编纂工作,2022年出版发行,被列入首批中国名水志丛书;保障中心成立水利志愿服务队,走进校园、灌区、社区开展水法、水文化知识宣讲……“幸福河”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
“未来,我们将结合灌区现代化改造,不断充实、完善、丰富水文化内涵,构建具有灌区特色的引黄水文化体系,推动灌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卢凤民表示。
原文链接:http://slt.henan.gov.cn/2024/10-17/30746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