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水务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山西日报:【治水兴水】有水则清 无水则绿——太原市“九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有序推进

发布时间:2024-11-05来源: 山西省水利厅作者:佚名

  10月31日,秋雨绵绵。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太原市南沙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现场。河道里没有污水的痕迹,两侧边坡布设了生态框,栽种着各种绿植。周边山体植被繁茂、高低错落,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

  据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南沙河一标项目负责人张恒介绍,他们对河道进行了清障和疏浚;在河道两侧边坡布设了生态框,覆土种植保土保水植物;在沟道里布设了谷坊群,在河道里布设了跌水堰,实现了“有水则清、无水则绿”的良好生态。

  行至南沙河干流小山岩段,机器的隆隆声不绝于耳。河道里,一辆挖掘机正在作业,把大粒径的石料破碎成需要的尺寸。张恒解释说:“这是正在建造跌水堰,其作用是拦截雨水,沉淀水中的泥沙并涵养地下水。我们建造了10余个跌水堰,山里流出来的水和雨水经过跌水堰层层过滤,最终变成清水,流入汾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太原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目前,汾河太原段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上游水土流失等原因,市区内的一级支流仍存在雨后含沙量大等问题,直接影响汾河水质。为此,太原市于近年启动了“九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

  一水中分,九河环绕。若说汾河是主动脉,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北排洪沟、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9条从太原东西山流入汾河的边山支流便是毛细血管。作为我省“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之一,太原市“九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聚焦有河有水、人水和谐目标,一体推进九河支流源头水源涵养、污染治理、河道清淤、河道蓄水、生态堤防等工程,通过对源头的水环境进行治理和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障河道恢复生态基流,促进河流恢复生态功能,进一步改善汾河水质。太原市水务局规划计划科张强告诉记者:“我们在南沙河上游全流域的各个支沟沟口,根据立地条件不同,布设了110多处谷坊和滚水坝,主要目的是减少沟道的侵蚀,起到拦泥拦沙、缓洪滞洪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涵养水源,加大地下水补给量,使地下水位逐步回升。”

  眼下,太原市“九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的40%。其中,南沙河上游生态堤防、生态廊道、跌水堰等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的主体已完工,虎峪河、玉门河、风峪河、冶峪河治理工程已开工,北排洪沟和九院沙河工程也已具备了开工条件。“工程完工后,‘九河’上游流域年蓄水量将达到1390万立方米,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0%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85%以上,对改善水生态环境,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具有重要意义。”张强说。

  不仅如此,南沙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还对沿线13个村庄实施了厕所粪污治理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通过雨污分流系统,使污水入管、雨水入河,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河道,真正实现了“源头截污,雨污分流”,避免了污水直排汾河。

  做足“水文章”,答好“生态卷”。通过高标准实施“九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太原水更清了、岸更绿了、景更美了,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更近了。

  记者丁园

  来源:山西日报  2024年11月5日  第五版


原文链接:http://slt.shanxi.gov.cn/sldt/tbtj_358/sxrb_3069/202411/t20241105_96857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