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数字赋能 “智慧水利”迈出新步伐
无人机巡湖、雨情水情自动测报、灌溉用水在线监控……这些数字化应用场景,今日已普遍运用到桐城水治理领域,“智慧水利”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桐城将“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提升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依托大数据、移动终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智慧联合调度和风险调控技术体系,精准精细“治水”能力大幅提升。
预警手段数字化。按照“急用先行、分级负责、分类推进”原则,桐城抓好水利先行感知、水库防洪保安“两大工程”,建好雨情、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锻造水旱灾害防御“火眼金睛”;建成基层防汛监测预警系统,配套建设自动雨量站5个、自动水位雨量站5个、水库雨水站65个、视频监测站22个等监测站点;逐步推进全市63座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已实现14座水库的实时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并通过全省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依托预警信息平台精准发布汛情、险情和调度指令,通过“一张风险提示单、一条预警信息、一个责任电话”递进式叫应基层责任人,实现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从“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的跨越,今年以来,累计发送预警信息301条、461417人次,直达372个基层责任人。
节水管控智慧化。桐城开发灌区“一张图”,形成灌区“四预”感知及供用水决策体系,为灌区管护装上“新引擎”。全市共整合布置灌区感知设备92处,新建牯牛背水库灌区信息化平台、视频监控点33处、信息化中心机房1座、GNSS监测站12座,通过遥测网络、控制网络、4G互联网进行数据连接和共享,完成信息技术建设一体化,实现省、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库管理单位统一使用、监测。加强取用水监控能力建设,实现规模以上非农取水口和5万亩以上的农业灌区渠首口取水在线监测达到100%,“在线监控、精准计量、信息共享、多方共治”的信息化管理水模式全面落地。
河湖管护信息化。桐城以加强河湖信息化管理为着力点,充分运用已有的视频监控资源,构建全天候、智能化的河湖视频监控系统,提升河道管护效率,累计布设河流、湖库视频监控和安全监测点位26个,同时,结合龙眠河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计划布设龙眠河沿线30处视频监测点,2处水位、雨量、流速、流量监测一体站,1处水质自动监测站,无人机巡河场站4处,建成境主庙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采用 GPS+北斗卫星监测方式对大坝安全进行监测,目前,各项建设内容正在逐步推进中,“人防+技防”河湖管护机制更加健全。
(陈玉婷)
原文链接:https://slt.ah.gov.cn/xwzx/mtgz/1225628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