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超的生活从应招到别拉洪水文站开始有了不同的意义。
成为水文人的第二年,2014年刚开春,王海超一个人在别拉洪河封冻的河面上打孔测流。刚走到河中间,冰“咔”的一声裂开了,整个人跌进刺骨的冰水里。挣扎着拽住绳子爬上岸,飞奔回水文站,棉袄棉裤都冻成了冰。那年他25岁。
“当时也觉得有危险,但你要这个流量,要这个数据准确,你就是得去。”
这几乎就是一名水文人的职业本能,来不及衡量数据与生命的轻重,只是那一刻的惊险与寒冷,成为永恒的记忆。
别拉洪水文站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市海青乡姜明理岗屯——在中国地图上“鸡嘴”的位置,是我国地理位置最东端的内河水文站,是国家重要水文站,国际界河一级支流控制站。
这里位置偏远,人烟稀少,包括水文站只有两户常住人口。
还是2014年,一场大雪下了一米多深,没过了院里的雨量场,堵住了水文站的门。雪太深,走路会陷进雪里拔不出脚,腿脚不便的邻居老德从家里爬过来解围。站里的小伙子们又爬了半个小时,去老德家的小卖铺买吃的,储备下来,捱过大雪封路的日子。
水文站现有4名职工,平均年龄31岁。王海超是站长,孙宫玉和孔祥鹤都是“90后”。42岁的徐锦江是站里资历最深的一个,是同伴们日常排解寂寞的“中华小曲库”。他也有过与河水“亲密接触”的经历,讲起来却云淡风轻:“从测船上栽下去的时候,心里想着我女儿还小,伸手正好抓住了船帮。”正值汛期的别拉洪河水深4米多,当时他身穿的皮衩灌满了水,若不是这个自救的动作,后果不堪设想。
相比偶然的意外,平淡这把“钝刀子”,才是远离人群的生活里折磨人的考验。
2016年以前,站上只有一台电脑,没有网络,工作之余他们会从城里买光盘回来看,“什么电视剧长就买什么”;偶尔玩游戏,“一个游戏都不知道通关多少回了”;“有时候实在无聊,每人发把镰刀到河边割草”……
工作与生活的条件日渐改善,仍有一些困难小而具体。“夏天最难的是上厕所!”孔祥鹤的话戳到了大家的痛点,“每天晚上先派一个人去点蚊香阵,熏上5分钟后,其他人实在忍不住再去上。”
生活需要波澜,没有波澜就创造波澜。“现在是万能工,什么都懂。除了业务必须会,漏电得会修,种菜、割草、保洁都是必修课,还要当木匠、瓦匠、司机、厨子,生活垃圾也要自行处理。”这些年轻的水文哨兵,打发寂寞的方式是不断解锁新技能,让自己成长为乐观又强悍的“特种兵”。
在这样的环境下,“坚守”有意义吗?
别拉洪河,满语意为大水漫流之河,是乌苏里江支流,流域面积4334平方公里。区域内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曾经的“北大荒”,如今的“北大仓”。但流域内洪灾发生频繁,洪水经常漫滩,低洼堤段农田常出现倒灌。
“我们站是别拉洪河唯一的水文站,可以为防汛部门提高区域灾害防治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王海超说。
水文工作发挥“耳目”与“尖兵”的作用,从服务水旱灾害防御到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各领域、多层次、全方位服务。随着三江平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粮食产能工程的实施以及工业、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将更加优化,别拉洪水文站对满足三江平原开发治理、涉水工程建设与运行、湿地保护、工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建设都将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近传来的消息让人振奋:新一轮公开招聘中,别拉洪水文站再次成为全省热点之一,4个职位吸引了43名报考者,录取比例达到11∶1。国家水文站网的边界线上,又将注入新的力量。
原文链接:http://slt.hlj.gov.cn/contents/9/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