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0月14日电题:治淮70年:从“人水对抗”到“人水共生”
新华社记者李亚彪、姜刚、程士华
全长约1000公里的淮河,作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历经风雨70年,正迎来新生。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据气象与水文数据监测,流域内天气复杂多变,洪涝、旱灾频繁,曾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
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上游兴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利用湖泊洼地滞蓄洪水、整治河道承泄洪水,下游扩大入江入海能力下泄洪水,新中国治淮自此拉开序幕。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数据显示,治淮70年总投入9241亿元,直接经济效益47609亿元,投入产出比1∶5.2。
“70年来,一大批防洪工程相继建成,现在淮河干流排洪更加通畅,支流防洪减灾标准提高,基本建成了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与保护的水安全保障工程体系,洪水调度、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肖幼说。
据淮委介绍,从1954年、1991年淮河大水,到进入本世纪以来的淮河大水,洪水防御工作由千军万马上堤抗洪,逐渐转变为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主动、科学、有效调度洪水的从容应对局面。
淮河流域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流域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8%,流域平均人口密度是全国的4.2倍。推动人水和谐相处,一直是摆在治淮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
据淮委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共调整350平方公里行洪区为防洪保护区,安排30余万名行蓄洪区及滩区居民迁移至安全区。
“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转型,从种植‘逆水作物’到种植‘适水作物’,努力实现从‘人水对抗’到‘人水共生’。”安徽省阜南县委书记崔黎说。
“治水与治贫,在治淮中得到了充分的结合。”阜南县老观乡芡实种植大户钱会明说。
适水种植的芡实,成了当地的脱贫“金钥匙”。蒙洼蓄洪区水体环境好,产出的芡实个大、壳薄、味美、药用价值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部分产品还出口日韩等国。
老观乡发展的适应性农业中仅芡实一项,种植面积就达2万多亩,群众依靠土地流转每年收益约1380万元。
蒙洼蓄洪区内居住的村民刘克义今年86岁,经历过从1950年到2020年的淮河大水。
“尊重自然规律,主动给水出路,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刘克义说。在他看来,如今淮河两岸的发展理念正不断发生变化。
原文链接:http://jswater.jiangsu.gov.cn/art/2020/10/21/art_42775_954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