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水务法治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防汛第一线 水利父子兵

发布时间:2021-04-16来源: 江西省水利厅作者:佚名

  江西湖口,是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从这里汇入长江,湖口人依水而居,因水而盛,却也水患不断。

  特大洪水当前,受长江来水和鄱阳湖五河来水共同夹击,7月11日,湖口水位达到22.49米,逼近1998年历史最高水位,距离最低处的堤顶仅剩60公分,湖口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右二:涂汉卿,右三:涂鸿霁 摄影:杨钦

  紧要关头,县水利局临时返聘17名退休技术人员紧急上岗,74岁的涂汉卿就是其中一位,他可谓是湖口水利“万事通”。“长江在湖口的总长是22公里,其中有13公里修筑了堤防,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地方叫牛角芜堤,堤长5.3公里,堤顶高程在22.1米到22.4米之间,98年的时候这里最先破的堤,这段的主要险情有渗透和管涌。”他吐字铿锵地向我们说道,随行的一人补充说:“这座堤防保护着金沙湾工业园,里面固定资产上千亿,养活数万名工人,全县60%的财政收入来自这里,这是县里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必保的一条重要堤防。”说这话的是县水利局干部涂鸿霁,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涂汉卿的儿子。

  “江西湖口:万人上坝筑子堤”“九江湖口向社会紧急募集编织袋”“洪水不退,我们不退,1000名解放军官兵紧急支援湖口”等新闻热度不断攀升的时候,这对平凡的水利父子,正在埋头苦干,奋战在防汛第一线。

  涂汉卿1966年毕业于江西水校,之后在湖口县水利局参加工作,2007年退休,7月10号晚上,他接到县水利局电话:“老领导,现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我们急缺水利技术人员,实在迫不得已,我们想请您出来帮忙。”涂汉卿二话没说,一口答应,“好,我随时待命!”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堤上指导险情处置,“围井打大一点”,“沟还要再宽一点”,“码袋要这样码,后袋压前袋”,干脆的话语,麻利的动作,这模样,谁也想不到他已过古稀之年。牛角芜堤与天灯圩之间有一条蛤蟆桥港,涂汉卿说这条港的堤身单薄、斜度大,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很容易出现滑坡和脱落,要赶紧采取加固措施,经过技术会商,他们拿出“加厚坝体、加宽坝脚、修筑压渗台”的应急处置方案。从11号上堤开始,他每天清早来到堤上,晚上有时到半夜才回去,可他一点也不觉得累,他说自己是一名水利人,干了一辈子的水利,今年74岁还能够再次走向防汛战场,这是他的责任与荣耀。

  

  都说虎父无犬子,这话用在这对水利父子身上,实在太合适不过。7月7日、8日两天,湖口遭遇特大暴雨,水位快速上涨,部分城区积水、内涝严重,各地山洪频发,两天两夜,涂鸿霁一刻都不敢离开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室,累了他就简单歇会,饿了他就随便吃点,他要随时处理和应对各种突发险情,紧急调配抢险物资,按照值班制度收集信息汇总上报。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办公室里,7月11晚上的会一直开到了7月12日凌晨,面临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洪水,会场气氛异常紧张,会上决定在牛角芜堤全线修筑子堤,加高堤防,抵御洪水。第二天,万人上坝筑堤的景象热火朝天。而当晚,涂鸿霁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筑子堤至少需要30万个编织袋,而此时,县里的储备只有十多万,面临巨大的编织袋缺口,从外地调,当然可以,但是时间紧急,是否来得及呢?涂鸿霁当天首先紧急向九江、南昌就近采购15万编织袋,要求以最快速度送到大堤,其次,向社会发出紧急募集编织袋的请求,随后,热心市民和群众纷纷伸出援手,有的开着面包车,有的骑着三轮车,他们送来的编织袋有的放到了水利局门口,有的直接送到大堤上,那一天,三百多个电话让涂鸿霁接到嗓子沙哑,每一个电话,他都不厌其烦地仔细接听、详细回答,深怕怠慢了电话那头一颗火热的爱心。经过筛选,涂鸿霁将不符合防汛标准的编织袋暂时收存,将可用的编织袋迅速送上前线,保障了编织袋的及时供应。

  谈到自己的父亲,涂鸿霁说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很大,父亲做事细致严谨,从不马虎,责任心很强,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自己当年就是受了父亲的影响,热爱水利,所以后来选择从事水利、献身水利。他自豪地表示自己一定会把父亲的班接好,把老一辈水利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品格传承好,发扬九八抗洪精神,打赢这场防汛抗洪的阵地战、阻击战。


原文链接:http://slt.jiangxi.gov.cn/art/2020/7/20/art_27168_2620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