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砥砺初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建党百年间,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创基业、摸石过河求发展、改革创新攀群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曾饱受欺辱、贫穷落后的中华大地上创造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人类发展史的奇迹。回首望去,英烈长风浩荡、改革江潮奔涌、发展昭如日月,现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历史和时代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儿女的百年礼赞。
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够为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贡献一份力量,是广州水务人的骄傲,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绽放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无穷魅力
近年来,广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攻坚克难、奋勇前行,治水工作取得147条黑臭水体全消除、13个国省考断面全达标、劣Ⅴ类断面水体全清零的历史性成效;荣获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河湖长制工作2次获得国家激励、连续3年获得省考优秀;“十三五”以来新建污水管网2万余公里;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779万吨/日,居全国第二;民调显示,2020年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提升至71%,较2016年上升28个百分点;海珠湿地碧道、增江碧道、蕉门河碧道作为水利部推荐的“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在全国广泛宣传;广州市碧道总体规划和实施工作荣获2021年WLA世界景观建筑大奖的“建成类-城市空间”奖、2021年LILA国际景观奖“基础设施类”奖;少清淤、降水位、不调水等创新做法经验得到广泛宣传,多地治理后的河湖呈现晴日白鹭成群、夜晚流萤飞舞的美丽水岸景象,越来越多的美丽河湖、幸福河湖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无穷魅力在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中得以生动彰显。
继续统筹推进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下一步,市水务局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继续统筹推进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奋力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丽愿景,加快建成秀水长清、江河安澜、人民幸福的生态广州。
利民为本抓实五项水务工作重点
一是持续加强水环境治理。深入贯彻10道市总河长令,将河长制的工作重心由水污染治理为主,向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2021年消除75条国省考断面劣Ⅴ类一级支流;铁腕整治涉水违建、“散乱污”场所、农业面源污染等;力争2021年全市排水单元雨污分流面积比例达75%,完成200条以上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持续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实现“两转变、两提升”。
二要提升防洪排涝基础能力。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的根本要求,落实《以碧道建设为引领全面加强我市防洪排涝基础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基本构筑完成“北蓄、中排、南挡”的城市防洪排涝新格局;以防范“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城市内涝”四大风险为重点,严抓水旱灾害防御措施落实;加快整治全市积水内涝点,落实“三级责任人”“一点一预案”;强化落实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保障,推进水闸、堤防维护管理常态化、规范化。
三是提高城乡供水用水水平。按照国家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要求,继续推动实施节约用水规划、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等,组织编制节约用水办法和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提升工作;依托供水单元精细化管理系统,全力查“三差”(水厂取水与产水差、市政产销差、供水单元总分差);加快推进城中村供水改造、农村供水改造、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等,加快建设牛路水库、北江引水、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等建设,完善多水源保障、互联互通供水格局。
四是持续加强水利行业监管。一方面,以落实责任为龙头,以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河湖长制、明查暗督为抓手,推进建立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监管有力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另一方面,以小型水库为重点,推进水库安全管理三个“常态化”,做好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创建全覆盖。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原则,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继续做好绿色小水电创建,编制市管河湖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水土保持治理深度融合。
五要助力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一方面,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落实海绵城市全周期管理,确保2021年年底前25%的建成区总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另一方面,将碧道建设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营造高质量生活的重要举措,深刻理解碧道内涵、狠抓评估问题整改、推进共建共治共享。2021年要保质保量完成300公里碧道建设,加强碧道运营管理维护技术指引、方案设计研究等工作,着力打造精品碧道,开放优质水域空间,开发水上运动设施,进一步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原文链接:http://slt.gd.gov.cn/dfss1/content/post_343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