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是今年水利系统的重点工作。各地近年来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采取实施“一河(湖)一策”治理、开展生态修复攻坚行动、整治河道突出问题等措施,让母亲河(湖)重现生机活力。本期专刊推出“强化河湖长制复苏母亲河”特别策划,报道各地通过推行河湖长制,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编者
蓬江修碧道 城市迎游客
——广东江门河依托碧道建设华丽蜕变
“每天晚上我都到下沙人行天桥散步,天桥串起了多个公园,我们这边彻底摆脱了‘脏乱差’。”广东省江门市市民李女士近日提起江门河河道周边的变化,赞不绝口。
江门河又叫蓬江,是江门市的母亲河。得益于城央绿廊碧道建设,曾经“脏乱差”的江门河河岸,变成了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市政公园。下沙公园曾经是江门市区最大的棚户区,如今也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城市客厅”。
建设万里碧道,是广东省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走向“有能有效”的重要抓手。2019年,江门市城央绿廊碧道成为广东11个碧道建设试点之一,江门河迎来改变面貌的契机。
自1902年江门被开辟为通商口岸,长堤航运开始兴盛,江门河见证了北岸长堤商业街的热闹与繁华。城央绿廊碧道建设从江门船厂遗址公园开始,沿江门水道及西江边,一直延伸到江门港澳码头,总长约20公里。城央绿廊把江门市江海区生态、景观、文化的重要节点串珠成链,形成了一条高标准的城市观光带、休闲运动带和城市发展带。
下沙人行天桥东接江南街道下沙公园,西连礼乐街道文昌沙公园,串起旖旎水岸风光。下沙公园二期刚建成开放,建有疍家广场、朗读亭、四道(自行车、慢跑道、散步道、绿化道)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形成了高品质带状滨水空间。文昌沙公园包括纸厂文化广场、四道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
随着江门河北岸“都市型”碧道建设工程实施,沿岸老建筑的外观修饰、景观绿化、公用配套设施都完成了升级,展现了侨乡不同时期的城市风貌。
碧道建设不仅改善了江门河的水环境,而且提升了水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建设城央绿廊碧道,江门市加固修复江门河堤防,使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如今,城央绿廊碧道,已成为江门市一张亮丽的名片。
打赢“蓝藻之战”
——湖南岳阳市“一湖一策”治理南湖
3月15日,湖南省岳阳市天气晴好,市民三三两两来到南湖边漫步。“近几年,我们以‘一湖一策’为蓝本,推动南湖水环境治理,南湖蓝藻聚集面积控制在水域面积1%以内,主湖水质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水。”岳阳市南湖河长办工作人员方帅说。岳阳市从2018年起通过实施“一湖一策”,用3年时间打赢了“蓝藻之战”。如今,蓝藻暴发态势得到有效控制,环湖水域岸线保洁成效显著。
南湖属洞庭湖湖汊,位于岳阳市中心,水面面积13.78平方公里,相当于2个杭州西湖。南湖如同一口“大锅”,城市污水汇流进“锅底”。南湖流域横跨岳阳市主城区3个区,流域人口超过50万人。以前,流域有34个污水直排口(溢流口),水生态环境恶劣,水质一度降为劣Ⅴ类。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后,岳阳市制定了南湖“一湖一策”实施方案,按照“禁养、截污、清淤、活水、严管”的治理思路,开启南湖“蓝藻之战”,最终用3年时间,治理南湖全流域水环境。
如今,“蓝藻之战”成效明显:南湖沿线取缔生猪养殖场494家,沿南湖1公里范围内全面实行畜禽禁养;建成环湖主管网160公里、支管网240余公里,“一口一策”整治环湖34个直排口(溢流口);关停退出工业企业20余家,整治污水直排企业、门店150余家,实现环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在南湖蓝藻治理过程中,岳阳市制定了蓝藻预防与处置应急预案,采取了投放微生物菌剂和鳙鲢鱼、新增水生植物及生态浮岛、安装曝气装置等措施,并利用卫星成像技术,用光谱图直观展现蓝藻生长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水质监测、叶绿素监测和藻类分析等手段,做到提前一周至10天左右预警。其中,卫星图谱用来“定性”,水质多参数仪可以“定量”,蓝藻数量一旦超过安全值,治理行动随即启动。
控制蓝藻,复苏南湖。岳阳市近年来完成了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步行道、自行车道、观光车道)建设,打响“洞庭南湖”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目前,岳阳南湖新区正依托南湖、洞庭湖,全力冲刺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
从“短板”到“样板”
——河北迁西县长河生态修复见成效
“以前夏天这儿苍蝇蚊子特别多,现在是家门口的公园,多漂亮!”谈及长河的变化,河北省迁西县大寨村村民苏广丰高兴地说。
长河是滦河一级支流,在迁西境内长56公里,自古水清岸绿、鱼虾肥美,有“最美不过长河川”之说。20世纪80年代,长河河道及沿岸富集的铁矿、金矿引来“开发热”,多家采砂场、选矿厂依河兴建,大量废弃物乱排乱放,严重影响了长河两岸30多个村的生态环境。曾经的“亮点”,成为迁西水生态的“痛点”。
2018年11月,迁西县全面启动长河河道整治生态修复攻坚行动,成立攻坚行动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两位县级河长担任组长,以“一河一策”为抓手,精准施策,为长河“开方治病”。
攻坚行动同步推进两条战线:河道里,清河障,平河床,固河坝,填沙坑;河岸上,清拆违章建筑,整治沿岸环境,河两岸500米范围内各类问题企业全部清理,腾清土地900亩。
清理出来的土地如何利用?迁西县将这些空间纳入首批全域旅游国家示范区创建中,规划建设长河带状公园。
长河带状公园长6公里、面积24万平方米,以自然、绿色环保,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念,建设“生态湿地、堤坝、景观绿化、健身步道”四大工程和“秀林鸣翠、万花芳灵、春耕野望、星火流金”四大主题广场,打造集“水源涵养、生态宜居、郊野游赏、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公园。“公园设计初衷是恢复河道生态,增强河流自净能力,同时拉近人与水的关系,创造亲近自然的滨水休闲生活。”长河带状公园景观主创设计师马兰介绍。
由“痛点”变“亮点”,从“短板”到“样板”,长河再现旖旎风光。迁西县水利局副局长毛树满从亲历巨变的建设者变成了讲解员:“很多兄弟单位来我们这里学习生态治理的先进经验。长河的故事,我们要好好讲下去!”
“量身定制”建幸福河湖
——山东沂水县治理姚店子河成效显著
春日暖阳洒在山东省沂水县蜿蜒流淌的姚店子河上,碧波荡漾,鱼翔浅底。2021年年底,姚店子河成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沂水县“量身定制”整治河道取得显著成效。
沂水县近年来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全域推进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为每条重点河流设计了“独家”治理方案。在编制“一河一策”过程中,县级河长带队实地调研,对河流进行全面“体检”,系统掌握入河排污口分布、农业面源污染等情况,针对河流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护方案。沂水县包括姚店子河在内的33条县级以上河流,都建立了独立完善的“个性”档案。
“完善入湖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推进养殖场(小区)粪污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实施退耕还滩工程,完善沂水县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姚店子河“一河一策”方案》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旱灾害防御和日常管理等七大任务,指出了姚店子河管理保护存在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因河施策,精准治理,智慧管护。副县长胡发贵作为姚店子河的县级河长,牵头整治突出问题;各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河流管护各项工作。
查询河道数据,更新巡河信息……在姚店子河旁,院东头镇镇级河长李红伟点击几下手机屏幕,就完成了多项操作。在沂水县,各级河长以及373名河道管理员的手机里,都安装了巡河App(应用程序),可实时上传河道巡查、管理情况。沂水县还建设了智慧水利平台,设置125处河道水库视频监控点,使河流管护更智慧。
2021年以来,沂水县实施了姚店子河-石门河水系连通、智慧水利信息化、文化建设、河道维护提升、河道拦蓄等五大工程,建成河心岛1座、桥梁24座、拦河坝39座,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姚店子河将周边的峙密山居田园综合体、蒙山龙雾茶博园、沂蒙山酒文化园串联起来,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田园风光、休闲游憩于一体,形成了“一岛辉映、两河交汇、三园融合、二十四桥飞架、三十九坝连瀑”的美丽河湖新景观。
如今在沂水县,以姚店子河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为代表的一批河湖,正展现出崭新的面貌,为“生态沂城”增光添彩。
原文链接:http://slt.fujian.gov.cn/ztzl/lsfzhzz/tszs/202203/t20220323_586551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