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保法制调研中心获悉,由生态环境部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农业生产布局进一步优化,化肥农药减量化稳步推进,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明显。试点地区监测网络初步建成,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重点区域土壤和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显著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和监管制度全面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实施方案》强调,要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部署,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重点区域土壤和水环境质量影响为目标,建设一批以污染防治、调查监测、绩效评估等为主要内容的试点示范工程,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典型模式,建立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体系,探索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绩效评估办法。
《实施方案》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明确县乡镇承担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公共财政支持、责任主体自筹和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确保完成治理目标。提升科技支撑,成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家组,加快以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评估技术为重点的联合攻关。强化监督工作,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绩效评估,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加强宣传引导,宣传普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知识和技术,鼓励公众参与和监督。